编者按:
作为人文渊薮之地,江苏历来文化名家辈出。他们或在时代浪潮中挑起担当,或在方寸书斋间著书治学,或在广袤舞台上演绎悲欢,或在人间烟火里遍寻诗意……
为了策应“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展示江苏文化风貌、彰显江苏人文精神,我苏网推出《我苏人物之文化名家》系列报道,带您领略那些闪耀在近现代及当代的江苏文化名家风采,感受一个个丰盈而独特的生命故事。
一头飘逸的长发是他多年不变的标志,走出电梯,逆光中,只能看清他的轮廓,此刻,如果定格,倒颇有几分雕塑的意境——
吴为山,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兼中国雕塑院院长。著名美术家滕守尧先生评价他:“其形其神,既有江南男子的清秀和英俊,又透着北方男子的刚毅和豪放。”吴为山的确生在一个南北交融之地——江苏东台。
著名雕塑艺术家吴为山
“幸好你没有成功!否则岂不是扼杀了一位艺术天才!”
1962年,吴为山出生于江苏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中学老师,国学功底深厚。童年记忆中,吴为山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家里收藏的古代名画册,就是父亲每天让他必背一首古诗。
9岁时,吴为山随父母下放到苏北农村。那时,他刚开始学画画,“老师”便是家里的画册和瓷碗上的青花。下放到农村后,“老师”则换成广阔的原野和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
那时学画,对于吴为山来说,只是个爱好,高中毕业时,他选择报考的还是理工科。因为老师说,实现“四个现代化”靠的不是画画,而是数理化。
二十岁时的吴为山
“不幸,也幸运。”吴为山用这五个自相矛盾的字形容自己连续两年高考以一分之差落榜。1997年,他在南京与杨振宁夫妇会面时,谈起自己年少曾打算投身科学的这件事,杨夫人还笑言:“幸好你没有成功!否则岂不是又扼杀了一位艺术天才!”
几经周折,吴为山被无锡工艺美校录取。父亲亲自送他到工艺美校,见学校小、学生少,儿子对父亲说不愿上这个学校,要回家去。父亲写了一首诗鼓励他,说人要立大志,学数理化可以报国,学泥塑也可以报国。
正是父亲的这首诗,将少年吴为山留在了向世界雕塑高峰攀登的出发点上。
雕塑架上爬上爬下,吴为山视之为“高尚的劳动”
“雕塑要立天地永久,必然极其耗神耗力。500多件作品的体量,在全世界古往今来的雕塑家里,也算罕见。”不少雕塑界人士如此评价吴为山。能被称为“罕见”,勤奋是他的法门。
为吴作人雕像时,3个月里做了10多个小稿,都不满意;聂耳像则11次易稿;他还先后16次塑林散之,一直琢磨如何准确地把握这位老人。办公室里放着一台跑步机,从来没用过,他说自己“不喜欢平地跑,而是喜欢上下跑”——在雕塑架上爬上爬下,吴为山视之为“高尚的劳动”。
吴为山在欧洲陶艺中心塑像
冬天,进入吴为山的雕塑创作空间都会猛地一缩脖子,风从高大的天井灌进房间,里面比室外还要冷些。因为担心暖气会影响雕塑黏土的性状,这位中国美术馆的馆长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在工作室开暖气,一双大手冻得黑里带红。“我每天都在创作,经常划破手。”他摊开双手,令人惊奇的是他的右手大拇指比左手大拇指长两厘米,说到这些,吴为山的脸上却是满满的成就感。
他说:“只要是我创作的雕塑,每一个平方毫米都是我的手指做的。”吴为山认为创作是幸福和自由的事,他不愿意把这份快乐交给别人。
首创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
在中国美术馆的室外草坪上,伫立着一尊吴为山创作的齐白石塑像,老人一派仙风道骨。其实,吴为山塑了不止一尊齐白石雕像,而他最初的创作灵感,就是萌生于齐白石的一幅画:一块巨石,水墨挥洒,笔触淋漓,上面栖息着一只小鸟。
吴为山觉得,这石头很像穿着长衫的白石翁,而鸟与石头形成的轮廓又恰似老人微倾的头。随后,他又联想到白石老人画中大片芭蕉与草虫的配合,如此大与小、粗犷与细致的对比,正体现了这位画坛巨擘在艺术中追求的美学精神。
专心创作《齐白石》
在这种感觉之下,吴为山塑了齐白石雕像,手法十分写意。倘若要用老人的照片来认真对比,没有一处是“准确”的,可总体看,却又极似白石老人应有的长相。
许多中国画家看了吴为山塑的齐白石雕像后都说:这就是齐白石!吴为山在雕像中的传神,已远远胜过了雕像的形似。
在主持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工作期间,吴为山提出了“写意雕塑”的理念,其核心是继承中国绘画、书法、雕塑的民族传统,吸收欧洲古典写实的精髓和二十世纪视觉艺术革命的成果,在文化思辨与自然意象的双重体悟中,塑造出屹立于时间与空间的艺术作品。
吴为山说,他的艺术人生将在写意雕塑中找到更为深远而宏阔的空间。
南京大屠杀组雕——让无法复活的灵魂唤醒更多
穿行于吴为山的作品之间,你很难不在一组群雕前驻足:一个被凌辱的母亲托着蒙难的幼子,直指苍天,悲痛欲绝;一个男子搀扶着体力衰竭的老母艰难奔逃,几欲伏地……
这是吴为山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设计的大型组雕——《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
雕塑《家破人亡》
2016年,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前,荷兰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主管范怡兰参观这组雕塑的复制缩小品时说:“这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组雕塑……整个组雕没有直接表现大屠杀的惨烈,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没有强调仇恨,但是却能瞬间打动我,让我被悲痛笼罩。”
这组雕像,是吴为山在2005年所作,创作前,他采访了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他们的泣诉常常让吴为山彻夜难眠,“耳边不自觉就能听到被刺杀者的哀鸣”。他说:“自己当时有一个强烈的创作欲望,‘想要复活那些受屈的亡灵’。”
2005年,吴为山在日本东京举办雕塑绘画展。当时,《朝日新闻》记者提问吴为山:“60年过去了,中国为何还不放过‘大屠杀’事件?”吴为山正色道:“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以史为鉴,则后事可师矣!”
正如联合国前任秘书长潘基文对他的赞誉:“吴为山的这些作品,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人类的灵魂。”
(来源/中国青年报、环球人物、国学网等;我苏网综合 编辑/李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