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拳拳之心,乡梓之情。江苏的发展时刻牵动着乡贤的心。江苏发展大会召开之后,更有不少嘉宾不时给我们发来他们有关家乡发展的随笔、感言,浓烈的故乡情结跃然纸上。在今年4月的“走读运河”活动中,江苏发展大会嘉宾、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荣受邀参加,在苏州生活多年的他已把江苏看做自己第二家乡,途径无锡、苏州更写下随笔抒发会友之情、畅游之乐。
记得去年深秋时节,云龙先生偕几位雅士,由北京至南通。刻意跨江到苏州来看望我,来前特意嘱咐,饭就不吃了,大家见个面,道一声平安,了一份牵挂,有清茶一杯便好。
先生向来率真,唯尊先生意!叙话间,先生告诉我,来年春天将走读运河,先生大致讲了一下盘算,我静静地听着。先生的话我向来视为箴言,谨记就好!走读运河应该是先生心仪已久的事了,是壮举,更是情怀。临别时,趁着欢喜,我向先生表达了明年加入走读运河的意愿,先生立时允诺了,我自是高兴得紧。
我有幸认识先生,已有十数年了。先生对我之关怀,真非一处一物一事,非一言一语一文,非一日一月一年。亦师亦友,亦尊亦兄,人生之幸,无非如斯!
运河。说起运河,自然而然就会与隋炀帝联系了起来,运河开凿追溯年代可谓久远矣。隋炀帝对京杭大运河互通可谓功不可没,由此后人也片面认为隋炀帝开凿运河就是为了自己奢靡享乐,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当然也有一定的成分存在。隋炀帝其实是很有文治武功的帝王,修运河,复长城,立科举,强集权,去豪强,除后患,威四夷,征西域,汇通天下,重启丝路等等,试问,封建王朝有几个皇帝能做得到?如果他不是急功近利,雄心膨胀,如果不是李唐秉笔,也不至于落得个暴君的恶名,书以“弊在当下,利在千秋”应该公正些,至少是政绩暴政两相出,如果我们后人能够客观、全面、细致的分析,可以这么说隋炀帝在历史上,帝王之序列,算得上有为之君。先生组织“走读运河”活动,重新审视运河在中华文明中的历史贡献与巨大作用,让后人了解历史,正视历史,尊重历史,重新有些新的认识,意义非凡。
春日,先生携诸位高士从北京启程走读运河,该活动的微信群随之也建了起来,取名为“走读运河群”。我本不善使用微信,现在阅读这个群成了每天的必修课,也是最大的乐趣。群里热闹得很,有谁遇见雅事、美事了,又有谁出了洋相、闹了笑话了,有谁参与进来了,又有谁道别离开了,那带民风淳朴,那片陋习彪悍,那地曾经帝王驻跸,那埂原是纤夫索道等等,津渡,驿道,城墙,拱桥,门楼,牌坊,石雕,碑刻,古井,古木,古迹,传说,趣闻,技艺,把戏等等,从走读中传来,在微群里传开。每天关注先生一众之人到哪里了,也顺便上网查一下当地风土人情,环境气候,人文地理等,诸事叠加,增加了不少知识,增添了不少乐趣,多好的事情!惦记着令人眼热的走读雅事,看那些发到群里的真彩画面,读那些意犹未尽的妙笔行文,真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巴不得让自己置身其中,常常一边盘算着自己的行程安排,一边看着运河路线图,着急得不行,不知道给自己制定了多少次走读运河的插队计划。也不知道自己的计划怎么会那么容易地被一次次纷扰的杂事所取代,总之欺骗与安慰自己的理由总是能找得到的,而且好找得很。
我见到先生时,已经是在无锡地界了。那天得知先生已到了无锡,我和周海匆匆从温州过去,先生在无锡灵山法门外等我们了。我煞是感动!先生总是这般谦和,让人如沐春风。先生向我介绍了一众雅人高士,有景仰已久的房宁教授,上师白玛仁波切,江湖人称“三哥”的志安兄,民选总管祥和兄等人。中午在寺庙里斋饭用毕,去鼋头渚,先生及少数几人徒步前往,其余众人皆坐车。我不知先生步行,否则肯定随行,也算是开始走读运河了。拍照,读联,吟咏,观景,玩笑,自是少不了,一路童心,一路畅意,真性情!晚上,寓居无锡本邑成功人士,商贾标杆建华兄精心安排招待,众人推杯换盏、斛光交错之间,人人尽兴,个个酣醺,三三两两,相扶而归。酒真好,情更深!
转日,众人走读运河至苏州。我在苏州谋生已多年,苏州朋友总是把我贴上新苏州人的标签。此次走读运河众人来苏州,我也算是半个主人了,托大家的福,终于有机会陪着众人真真实实走了一段苏州境内的运河。苏州历来是富庶之地,运河两岸修整的非常漂亮,两边绿化及小景点、小创意、小作品甚是好看,依稀可辨的旧时碑刻历千年不灭。路面上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铺设,其中不乏多种上好用材,人性化体验做的很是到位。岸边时不时有些小庭院、小茶室之类,让步行者、锻炼者,有个歇脚的好去处。走了运河,逛了山塘街,去了盘门三景,邀请众人去我作坊参观了一番,并进行了简短座谈交流。晚上,又有几位雅士慕先生名从温州赶来,真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翌日,用早餐时,在群里看到有心人发的微信祝福,原来恰逢总管祥和兄生日。真乃巧事,好事!半盏茶的功夫,祥和兄穿着粉红色衣裳,带着喜气从楼上翩翩而来。祥和兄向来衣着讲究光鲜、时尚,这地球人都知道,但今天衣裳与日子的匹配度那么高我还是有些好奇,后来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是三哥带的新衣裳,临时匀给祥和兄,以增喜气,挺好。我也嘱咐酒店晚上准备好生日蛋糕。那天我正好有外事接待没能陪大家,颇觉遗憾。晚上,大家给祥和兄过生日,先生和房教授为祥和兄生日送上评价甚高的祝福,余下众人也都真心祝福了。他乡遇吉日,自是难得,祥和兄笑得如同孩童般的灿烂。大家喝的酣畅,聊的开心,祥和兄高兴,我也高兴,众人都高兴。
再日。本想留先生与众人再住一二日,以尽地主之谊,先生说走读运河下一站已有安排不便更改,还是尊先生意。临别时,先生还专门赠送了一块他亲笔题写的“走读运河”匾额给我留念,我自当珍藏。
“走读运河”活动止于杭州,全程约三千六百里,历时春夏两季,眼看就要结束,而我因冗事缠身,终究未能伴随先生沿着运河一路走来,深切感受“走读”运河,实乃憾事。然,有缘参与一二程也算幸事,权作藉慰。
周荣 拙记 于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