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无锡江阴: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稳步转型

2017年09月17日 09:30: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人民日报》今日分别发文《江阴:实业焕新百业更兴》和《江阴的产业强市之道》,为无锡江阴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稳步转型点赞,以下为全文内容:

  《人民日报》 2017年09月17日 01 版 版面截图

  《人民日报》 2017年09月17日 08 版 版面截图

  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稳步转型

  1毫米有多细微?不到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而,在一座跨度上千米的斜拉大桥上,即使有一根斜拉索出现1毫米的局部变形,也会对大桥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如何第一时间捕捉到毫厘之间的风险点,成为困扰业界几十年的难题。

  这一难题如今被江苏江阴法尔胜泓昇集团攻克。其研发的“内置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桥梁用智能缆索系统”技术,在钢缆中嵌入光纤,不仅使缆索具有精度可达局部0.2毫米的自我感知能力,而且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已应用于湖北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等多座桥梁。

  从麻绳到钢绳再到光绳,50多年专注于“一根绳”的法尔胜泓昇集团,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稳步转型。他们的产品,最细的是手机电脑插接口丝,最粗的是直径855毫米、中国第一悬索桥西堠门大桥的主缆索。“我们的秘诀很简单,就是立足优势聚焦实业,一心一意做到极致。”法尔胜泓昇集团董事长周江说。

  从供不应求的特钢产品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行业,从智慧化“风电王国”到高大上的石墨烯产业,不少坚守实业、创新拓展的江阴企业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佼佼者——20家企业销售超百亿元,有9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6家企业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上市企业46家……如今,江阴企业已涉足现代工业41大类、数百个领域,江阴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连续14年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实体经济就是它深埋地下的根,根深才会叶茂。”江阴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江阴因实体经济而挺立潮头,未来还要靠实体经济不断超越!

  连续14年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领头羊,拥有全国近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拥有9家中国500强企业、16家制造业500强企业……江苏省江阴市在约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二百四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和五十分之一的中国500强企业。

  身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到底有什么催活企业生长的“特殊土壤”?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环境下,江阴为何还能逆风飞扬?一个数据或能回答:在江阴,实体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年保持在75%以上。

  产业强市一以贯之,政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8月15日下午,江阴市经信委主任王利峰又迎来了专程前来送锦旗的企业。

  “公司生产了75台4.2兆瓦海上风机,每台造价几千万元,属于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高技术产品,但4400万元总额保费让人打起了退堂鼓。”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春阳介绍,在企业不熟悉相关政策的情况下,经信委工作人员几次上门宣讲江苏省的重大设备首台套保费补贴制度,上了保险后又积极沟通、帮助争取。半年时间,公司拿到3500万元补贴,覆盖保费的80%以上,化解了后顾之忧。

  从上世纪90年代鼓励企业上市,到前几年出台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再到这两年的“四个100亿”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强市30条、科技创新20条……江阴撤县设市30年来,“工业立市”的政策导向一以贯之。“在江阴,围绕产业强市的目标,政府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服务。”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说:当企业发展顺利时,政府要“端茶倒水”、当好“店小二”,当企业遭受困难,政府就要拉一把、当好“急郎中”。

  好项目遇到困难了,政府“扶上马送一程”。6年前成立的江阴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个贻贝粘蛋白产品生产企业,为使项目尽快投产,市里不仅提供了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300万元政策性风投资金、银行融资担保和贷款贴息、技术融资等扶持,还安排专人协助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人才科技经费项目申请、对接上市筹备等具体业务。

  整合资源创新管理,传统产业更优更强

  分拣机将供应商送来的货品扫描感应,分类运送至每个门店对应的轨道出口;智能臂在立体存储仓库中来回移动,实现了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操作转变;销售管理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实时对接,全流程大数据为下一步研发、配货做好准备……走进江阴新桥镇的海澜之家物流园,仓储物流系统的智能化令人惊奇。

  从只有18名员工的乡镇小厂起步,经历了从粗纺到精纺、从面料生产到服装生产、从生产制造到品牌连锁经营的三次转型,发展至如今市值位列中国服饰企业第一,董事长周建平将“秘诀”概括为“外转造型、内转基因”:对外,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重新整合产业链资源;对内,优化企业人才机构和管理机制,更新企业文化。

  在江阴,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曾一度与中央空调画等号的双良集团,早已迈出转型提升的步伐:从工业余热利用到清洁能源城市集中供热,从工业节水、雾霾治理到污水治理、智慧能源管理,产业链在不断延伸;从担任APEC商务理事会理事到与300多家全球500强合作,市场空间大为拓展。

  成立于1956年的扬子江船厂,面对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外部环境反而扩大产能,利润总额连续7年稳居全国船企首位。通过改制重组、海外上市,船厂在借力资本市场后又从多渠道上为主业提供补充,不断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国际领先产品推向市场。

  告别了乡镇企业与传统产业模式,江阴制造迈向更高更优的发展层级,崛起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企业,在全国产品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多达百个以上。去年,江阴工业企业开票销售和入库税金同比分别增加10.5%和7.6%。目前,江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0多亿元,占江苏县市的12%,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6家,居江苏县市第一。

  转型智能化高端化,新兴产业扬帆起航

  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江阴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扬帆起航。

  说到江阴的高新技术企业,远景能源是个绕不开的名字。2007年,江阴为谋篇布局新兴产业,在海内外大规模招引高科技领军人才。张雷带领一个10多人的海外团队回乡创业。10年里,他们从一家风机制造商发展成为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智慧能源企业,率先研发设计出“智能风机”、智慧风场管理系统,并推出中国最大的分布式电站管理平台,还带动了江阴风电行业的集群化发展。

  最近,中芯长电也佳音频传:世界级水平的12英寸中段硅片制造规模迅速提升,是上年年底的3倍,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投产。两年前,江阴长电科技出资7.8亿美元完成对全球第四大芯片封测厂商星科金朋的要约收购,被业界称为“蛇吞象”,现已成为全球半导体封测行业领跑者之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今年江阴工业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62亿元,同比增长14.1%。

  “无论产业结构怎样发展升级,无论在资本经营上如何风生水起,为江阴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始终是实体经济。”陈金虎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江阴还将累计安排总额不低于100亿元的产业强市发展资金,引导产业迈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来源:我苏网综合;编辑/夏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