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2日,在全国第二届民族文化博览会上,邳州120余件民间艺术品入选。
说起民间艺术徐州文明史已延续6000多年,文化遗存丰厚。徐州素有10大民间传统工艺,你知道几个?
徐州,古称彭城,自古为华夏九州之一,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几千年来,中原文化、三秦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在这里碰撞、揉合、衍生、演变与发展,形成了徐州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项目丰富。其中,传统民间工艺品可称得上是一座瑰丽的宝库。徐州剪纸、香包、风筝,邳州狮子头、年画,铜山面塑、沛县泥模,丰县糖人贡、吹糖人等先后被列入国家和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各级政府的保护。
徐州剪纸
徐州剪纸广泛分布于邳州、新沂、沛县等地,剪纸技艺在当地世代相传。其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花、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样)、特种剪纸等。徐州剪纸取材丰富,内容广泛,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类型的作品,也有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剪纸作品。艺人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对疏密关系进行大胆处理和把握,作品中有时会出现大面积的空白,有时出其不意地在大面积色块中镂出一些灵性的物象,画面朴实,简洁明快,保持了原生艺术的纯正品格。
徐州香包
香包,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品,历史久远,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又称“香囊”,“香缨”,俗称“香布袋”、“料布袋”。它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
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带香包的。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可以说,汉代时徐州香包工艺已经出现了。当时的香包都用高级锦绣制成,内储茅香根茎或掺拌辛夷等香料。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徐州香包工艺。徐州香包从造型上看,以新、奇、美、真为特色,形状敦实淳朴,色彩对比强烈,立体造型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观赏、收藏价值。从内容上看,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松鹤延年、喜鹊闹梅等,寄托着人们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邳州纸塑狮子头
邳州纸塑狮子头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据有关史料记载,已有500多年历史。邳州纸塑狮子头是邳州民间狮子舞的狮子头面具,从狮子头面具的发展能看到民间狮子舞的发展及中国民间面具艺术的发展轨迹。狮子头面具根据舞蹈套路、动作编排的要求,有大小造型之分。邳州纸塑狮子头是一个集雕塑、裱糊、扎制、绘画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它不同于南方狮子头面具的文秀细腻,极具北方粗犷豪放的霸气,造型夸张,形象活泼,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且兼具诙谐幽默,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2008年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县糖人贡
丰县糖人贡,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糖人贡发源于唐朝,原为宫廷用品,后流入民间。丰县糖人贡艺术发端于清代中期,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为世代家传(传男不传女),秘不授人。
糖人贡,俗称“贡品”,主要用于传统丧葬祭祀活动。其工艺特点为模具注塑。主要原料为优质白糖、食用色素(包括胭脂红、食用绿、食用黄),主要生产工具及设施为木质模具(祖传)、铝锅、水缸、火炉子、木头案子。作品色泽鲜艳、造型优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糖人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诸多方面,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造型包括:仙佛诸神、动物、果品、古代建筑、祭祀器具。丰县糖人贡与当地民间民俗密切相关,有很强的地域性。糖人贡市场狭小,仅限于丰县及周边农村地区使用。每年销售旺季在春节前后、清明节、阴历十月一日,作为烧纸、上坟供品用于祭祀祖先。随着社会发展,传统丧葬习俗不断简化,糖人贡艺术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加上用途单一,用量减少,使得糖人贡经营状况堪忧,销量甚微,也导致糖人贡面临濒危。
邳州年画
邳州年画源于邳州民间绘画、雕刻画的发展,兴于唐代,成熟于宋代,明清时期迅速发展,清代中后期发展至鼎盛时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间绘画,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近现代,邳州年画的题材不断扩大,表现民风民俗、劳动生活场景的内容很多,贴近现实,但不乏理想化色彩,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邳州年画吸取了传统民间雕刻画的精华,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画风自成一体,具有淳朴厚重、生动泼辣、简练夸张、色彩鲜艳浓烈、反差大、视觉冲击力强、造型粗犷、用笔狂放、不拘小节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时代感。
沛县泥模
沛县泥模,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模是儿童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一个泥模在手,儿童们便可取泥批制大量的人物(或动物),儿童的兴趣就在于此,玩起来爱不释手,所以泥模又叫做“孩模”,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宋代。沛县微山湖一带的泥模玩具,据考证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民间艺人们的世代相传,形成了沛县泥模的个性风格。沛县泥模的制作,分“模仁”、“泥模”两部分。制作“模仁”是泥模的根本,它要在半干湿的熟软纯质的泥块上进行各类题材的创作。模仁造型生动形象,突出个性特点,具有较高的浮雕艺术水平,尤其是沛县泥模中的戏曲人物和神话故事人物,可以说是我国戏曲艺术和传奇故事对儿童的早期普及样本,它对研究我国戏曲艺术、佛教和儿童玩具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考证作用。
丰县吹糖人
丰县吹糖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唐代以前就有吹糖人,早期流传于中原及西北广大地区。清代,始由西北传入丰县。丰县吹糖人以糖稀(饴糖)为主要原料。吹糖人前,将糖稀块温火熔解,制作方法以口吹手捏为主,辅以模印。可吹制成各种人物、动物、植物果实、生活用品及少年儿童喜爱的各种玩具模型等。吹糖人艺人多为流动制售,每年除6、7、8、9四个月因气温高、湿度大不宜吹制外,晚秋、冬季、早春等季节皆宜,尤以冬闲时节为最佳。
徐州风筝
徐州与风筝有着不解的情缘。相传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九里战场,刘邦占领了西楚国都,项羽退到百里外的垓下。在此地,韩信命军士制作巨型风筝,将张良带到空中吹箫,一曲楚歌勾起八千子弟兵的思乡情,致使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身亡。此事出于徐州,张良用的牛皮风筝可推为徐州最早的风筝。徐州自张良放风筝起,至今已沿袭了二千余年,是一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传统活动。每年入春后,天气晴好,人们便纷纷走出家门,结伙成群,来到广阔的原野放起风筝。“徐州风筝”被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铜山面塑
面塑又称面人,或捏面人,是用手将和好的面捏制而成。铜山面塑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师从山东流派,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彩艳丽,风格朴实简练的特点。铜山面塑在题材上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代动画形象为题材,采用拨子、剪子、刀子、细齿梳子等工具,经过和、蒸、揉、捏,做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铜山面塑被徐州市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云龙编结
云龙编结工艺源于民间,它利用民间自然资源高梁莛、竹子,通过熏、蒸、烫、漂等十几道工序,在保持原材料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基础上,又大胆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以精湛的制作技艺,巧妙的造型,制作出了古朴典雅,惟妙惟肖的手工艺品,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云龙编结工艺被徐州市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叶来财老人代表性作品“十四体组合走马宫灯”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并获大奖。
(来源:徐州市旅游局,编辑: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