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神州欢腾;中秋,万家团圆。今年国庆、中秋“喜相逢”,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让我们听听身在海外的江苏赤子诉说浓浓的家国情。
对祖国的眷恋 再多也不够
“又回家了!”德国时间9月26日,李立在微信朋友圈图文并茂深情地发出这句话。这个家,是中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当天,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招待会。李立说“每次到大使馆都有回家的亲切感。”
李立很欣赏歌德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是爱祖国” 。他要求女儿记住自己是“龙的传人”。为了让女儿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送孩子去当地的华文学校学中文。而当得知纽伦堡唯一的华文学校条件不尽如人意,且面临诸多困难时,他挺身而出,2011年起担任了该校的校长。经过他的努力,这所中文学校变了样,目前以150名学生保有量名列德国华文教育机构前茅。2013年9月,学校经驻慕尼黑总领事馆推荐,荣获国务院侨办在全球范围内的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称号。“我就想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比如端午节,我们会提前准备好粽子,让孩子们尝尝;中秋节,我们则给孩子们发月饼。”
今年国庆恰逢中秋,李立的德国纽伦堡中文学校组织了隆重的庆祝活动。10月1日,200名华人学生及其家长在游轮上济济一堂,共庆祖国生日。“选在这一天举办活动,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国侨办每年都会举行华裔青少年华夏寻根之旅。李立为这项活动倾注了很多心血。李立说,海外华裔孩子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个个有模有样的书法字,一幅幅水墨画,一段段中国唱腔,是他作为中文学校校长最大的荣耀。
念念不忘的还是家
26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尤岩踏上了海外创业的征程。不过,10年前,尤岩又踏上了返乡创业的路途,因为,“念念不忘的还是家”。
尤岩,巴西江苏同乡会名誉会长。1991年,尤岩离开家乡南京,飘洋过海,来到了人地生疏的巴西圣保罗。
1997年,慢慢站稳脚跟的尤岩开始自己创业,“做进出口贸易,主要是机电产品的销售”。也正是从1997年开始,伴随中国的逐步强大,对外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巴西。中巴之间的商贸往来更加密切了。
“有一年,时任江苏省侨办主任黄翠玉带队到巴西考察,建立一个同乡会组织,便于在巴西的江苏侨民联系与交往,并可以在法律维权、政府关系协调等方面进行统一梳理。她的这一动议得到响应,2003年,在领事馆的带领下,巴西江苏同乡会成立了。”尤岩说,同乡会就像一个“同心圆”,把在巴西的江苏人聚合到了一起。这些年,江苏各地党政代表团纷纷去巴西考察,一般都会与同乡会成员会面,感觉格外亲切。
“每年的国庆节或者中秋节,巴西华人华侨界都会举办活动。节日期间,国内的演出团体也会来巴西,进行歌舞表演。江苏同乡会成立后,每逢佳节,老乡们也会给自己放假,聚在一起,聊天、旅游,回忆家乡的美好。”
尤岩的孩子2000年出生后一直在中国接受教育。因此多年来,他是中国、巴西两头跑。今年5月,江苏举办首届发展大会,尤岩做为嘉宾参会,这次会议更让他内心思绪激荡,并看到了江苏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回顾多年的海外生活,尤岩感怀万千。“国家强大了,中国人在海外也扬眉吐气了。”
忘不了“江苏元素”
举办同乡联欢会、尝苏式月饼、盐水鸭……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一群江苏侨胞以特有的“江苏情怀”喜迎“双节”的到来。
加拿大华人商会联合总会执行主席、加拿大同乡联谊总会会长王海澄说,我们特别策划、组织了“江苏侨胞烧烤盛大联欢聚会”。在江苏老乡的农场庄园里,600多位江苏侨胞欢聚一堂,品家乡菜、听家乡音、忆家乡情。他们每人自带一个家乡菜,“什锦菜,盐水鸭,活珠子,江苏小龙虾,专门订做的苏式月饼等家乡美食,应有尽有。”
不忘乡情,更关注家乡的发展。“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寻找投资和商贸机会,使其在海外落地、生根开花。同时发动和鼓励侨胞回乡投资、支援家乡建设。”王海澄说,这是我们的职责。
多年来,总商会举办了各类商贸经贸洽谈会、投资招商说明会、人才招聘会等,帮助不少“苏商”在加国成功发展了各项事业,让“苏商”优秀风范在加拿大得以发扬光大。
作为大洋彼岸的炎黄子孙,王海澄与同乡会员们深知,根在哪儿,心就在哪儿。太平洋的海水,永远冲淡不了他们对祖国的深深牵挂。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