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5年彰显“民生温度”

2017年10月18日 11:40:15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住房承载着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期盼,是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指标。在过去五年间,我市公积金中心始终把广大职工“住有所居”作为工作的根本方向,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接连出台便民举措,让职工办事更方便、更快捷,为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护航保障房建设,形成“苏州经验”

  走进位于姑苏区平江新城的梅巷花园小区,一幢幢崭新的高楼、整齐的绿化带映入眼帘。看着眼前宜人的生活环境,人们绝对不会把这里跟以前那个到处是墙体开裂、房屋倾斜的危旧房片区联系起来。而对这一切感受最深的,还是原先梅巷片区的老居民。自2015年底陆续交房以来,近千户动迁居民迁入了梅巷花园,在现代化的新居中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梅巷花园的前后对比,只是苏州市众多危旧房改造项目的一个缩影。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试点范围的通知》,苏州作为全国64个新增试点城市之一,5年来通过市公积金中心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支持市区第二批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累计改善安置居民1431户。在江苏省列入国家试点项目的贷款城市中,苏州市实际发放金额最大,并且顺利提前收回全部项目贷款本息,成为全国项目贷款试点的一个“样板”。

  将公积金制度和保障居民住房工作紧密结合,是苏州市公积金中心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该中心面向中低收入家庭、患重病、特困群体实施了一系列公积金倾斜政策,并全面推行公租房(集宿楼)委托提取公积金业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各级政府提供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22.81亿元。

  扩大公积金制度受惠面,走出“苏州模式”

  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城镇职工能够享受制度“红利”,一直是市公积金中心努力的目标。为此,该中心一方面向市政府争取出台公积金扩面文件,使得公积金扩面工作连续多年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另一方面,在全国率先将公积金扩面职能纳入镇、街道层面,全市56个镇、街道社保所对外受理公积金业务,覆盖面达60%以上。在吴江区盛泽镇设立全国首家镇级公积金管理服务分支机构,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公积金管理机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社区三方联动的扩面新模式。

  “将住房保障和公积金制度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到农民工”,是国家对公积金制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对此,苏州市率先展开探索实践,在政策制定上支持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苏州市区环卫工人当中,创新采用个人部分免交、单位部分补贴的方式为他们建缴公积金,一举示范全国公积金系统。目前,我市每年新增的五十余万缴存职工中,90%以上均为外来务工人员。

  住房保障是住房公积金最根本的功能,意在以互助方式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然而,伴随着房价的上涨,一些无力购房的群众,其公积金只能变成“沉睡”账户,如何让公积金更好地造福百姓、体现公平?市公积金中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14年3月,苏州在全国首开先河,实施“长期未动用公积金奖励补贴政策”,对公积金未使用年限在5年、10年以上的职工,按不同比例予以补贴,为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实践探索。目前,全市已累计办理奖励补贴12.84万笔、1.37亿元。

  依托科技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创出“苏州标准”

  以前,退休职工或外地职工调离苏州,想要提取公积金,必须带着原单位和新单位的证明等材料到柜台提取,一不小心忘了关键材料,来回要跑不少冤枉路。如今,这一情况随着市公积金中心在城区范围内开通自助提取服务有所改变。

  据市公积金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退休职工或外地要调离苏州的职工今后想要提取公积金,只要带着身份证,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就能办理。“从开始办理提取业务到钱款到账,全过程不超过1分钟。而且相对于柜面提取,自助提取还能与公安、社保数据互联,实时查询职工户籍、社保账户情况,保证了业务办理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该工作人员说。

  除了给提取公积金的职工提供方便,对于“工作在这头,公积金在那头”的职工,市公积金中心今年7月还正式上线运行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平台上线运行后,职工办理跨区转移接续业务只需直接到转入地公积金中心办理,不用再到转出地公积金中心申请。而且资金在银行间流转,提高了安全性。

  近5年来,市公积金中心奋力打造信息化服务通道,整合公积金热线、网站“公众监督”、12345便民热线、“寒山闻钟”论坛和企业QQ群,打造“五位一体”服务通道,推出了“苏州公积金”微信公众号,汇集群众最关心、办理频次最高的公积金业务和全面介绍业务办理流程及要件的实用信息。目前,公众号粉丝近70万人次,最高单篇阅读量20余万次,关注度和影响力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同时,以已成熟的银行直连系统为蓝本,将涉及信息化的软硬件体系架构、核心业务功能、建设管理以及运行维护等的规范编入住建部《住房公积金信息技术规范》。目前,该规范已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

  有了“规矩”,市公积金中心在提升办事效率方面跑出了“加速度”,而“不见面审批”,正是其服务职工探索出的全新模式。目前,该中心已完善了公积金业务系统基础信息库,实现了与公安、人社、住建等部门的专线联网、数据库对接,在全省首创办理公积金业务取消纸质户籍证明。此外,还在全省首先建成集政务服务、业务办理于一体的“网上单位业务云服务平台”,涵盖全市5万多家缴存单位、230多万缴存职工,通过该平台办理的业务已达1600万余笔,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服务群众“不下线”,摘得“全国先进”

  日前,市民王女士到市公积金中心办理提取业务时,发现忘记带身份证。当时已经快到下班时间,回家去拿肯定来不及。而王女士周一还要上班,无法请假。就在王女士急的团团转时,柜台人员告诉她,市公积金中心周六也正常办理业务,她可以第二天带好所有材料再来办理,不用周一请假过来。第二天,王女士顺利办理了提取。

  作为一个面向社会、服务民生的窗口,市公积金中心5年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标准,努力打造“不下线”的服务。为方便居民办事,该中心实行周六办理业务、午间不间断服务、房交会售楼处现场服务;全系统10个分支机构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24项业务中17项当场办结。同时,在全国率先在保证担保模式下实行贷款“一柜式”受理,贷款效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贴心服务赢得了百姓的口碑。这5年来,市公积金中心服务窗口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该中心连续七年在苏州市级机关作风效能暨绩效管理考评中获评优胜单位,先后被江苏省委、苏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2016年6月,作为苏州市级机关惟一获得省委表彰的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入选市《“时代先锋”风采录》。

  数读·公积金这五年

  归集情况

  归集额年平均增长14%

  五年归集额占归集总额的60.79%是前20年的1.55倍

  五年新增人数占目前缴存人数的22%

  使用情况

  五年提取金额年平均增长15.35%

  五年提取金额占累计提取金额的66.36%

  五年公积金贷款户数、金额分别占总量的44.21%、60.26%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