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纵湖旅游风景区
江淮腹地的盐都,水乡百村,诗意田园。
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站在更高层次上谋划绿色崛起,探索“聚焦富民”的三农路径,努力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用“加减乘除”的创新实践写出了一份富民增收的生动答卷。
龙冈桃花园
产业加法富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盐城市盐都区现有250个村,农村人口57万,现阶段要致富,还是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大农业。如何做好农业富民这道加法题?盐都区深度挖掘和利用地区资源禀赋,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由分散化向规模化转变,打通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通道,主动向土地要效益、要增收。
天刚破晓,在盐都大冈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野绿芳地蔬菜家庭农场内,一片繁忙的景象。新鲜的青菜、西红柿、辣椒……被整袋整袋地装上车,送往附近的大超市和外埠市场。最显眼的是,每个袋子上,都贴上了“野绿芳地”的商标品牌和二维码。
野绿芳地农场是按照现代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设计的,充分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目前农场兴建标准蔬菜大棚450座,年产各类蔬菜2500吨,并且注册“野绿芳地”商标,16个蔬菜品种已通过无公害认证,年创利百万元。此外,农场并配有一流的生产、生活设施,带来灵活多变的农家乐经营模式。
野绿芳地,是盐都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做强高效特色农业、实现产业加法富民的缩影。该区以国家级台创园和1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为载体,发展带有农村“乡土气息”的富民产业,培育出大闸蟹、葡萄、草莓等一批特色知名农产品,高效设施农业占比达22%,亩均经济效益比传统农业提高5000元以上。秦南镇泾口村大棚菱角套养泥鳅的种养结合模式,亩均纯收益近万元,曾被央视七套《每日农经》栏目作专题报道。
杨侍游龙湖景区
仰徐葡萄
释放生态富民红利,通过建设一批以杨侍、仰徐为代表的特色田园乡村,以“风光+体验”推动农区变景区,以“生态+创意”推动产品变商品,以“风情+宁静”推动民房变客房,实现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同步增长。特别是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郭猛镇杨侍村,三分之二的村民成为足不出村的旅游“打工仔”,人均年收入超3.5万元,其中乡村旅游贡献度达23%。2016年,盐都区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力前50强。
盐都站在更高层次上统筹绿色发展,重构区域经济地理格局。昔日,后发达地区只能等待产业转移,是追赶型经济;现在,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率先开花结果,向内涵型经济转变。盐都区正在大力实施农村电商“双十、双百”工程,推动电商下乡联姻、农产品上网吆喝,实现了农商双向合作、农产品销售双线并线。依托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三大电商平台,建成3个特色盐城馆运营中心,设立160个村淘服务站,带动50多种农副产品上线销售,大闸蟹、小龙虾、自热快餐网上销售额超亿元。
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方位嫁接精深加工、电子商务、观光旅游等业态,深层次植入科技、文化、休娱、养生等元素,实现农业全链条升值。2016年,盐都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1.3亿元,农业增加值45.85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827元,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达85.4%。
台海花卉港菊园
富民做乘法,培育创业主力军
在盐都,富有活力的自主创业生态系统,激发农民们兴企创业的热情,放大富民乘法效应。
这其中,有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江苏省“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新民村党支部书记董兆付;有盐城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农村致富带头人——鼎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得珍;有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条件、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江苏绿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晓国。
身份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不仅包括当地农民,还包括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夏吉萍——盐都区优秀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现代农民的典型,江苏百名巾帼科技创新先进人物。2013年,她建成盐城地区建设标准最高、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蛋鸡规模养殖示范场,近5万只鸡的鸡舍仅需要1个人养殖管理。养殖量上升了,大量家禽粪便如何处理?粪便的臭气怎么解决?经过多方调研和咨询,2015年,她引进禽畜粪尿耗氧发酵无害化处理设备,将粪便快速发酵熟腐,彻底杀死各种有害细菌和病原体,产出优质的有机肥产品输送到生态大米基地,形成配套的蛋鸡养殖——有机肥生产——生态种植的农牧循环体系。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并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科技支撑。国胜家庭农场主潘国胜,与江苏省农科院等院校联姻,开发启动滴水灌溉、智能育苗系统。通过电脑,控制大棚内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实现智能化育苗。在盐都,每个主导特色产业都有1个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撑、都建立1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的标准,推进科技与农业对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大纵湖大闸蟹
目前,盐都已建成产学研合作基地10个,智能农业示范点12个,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比如,潘黄街道的婧婧农场草莓,引进肥水一体化高架栽培模式,可以节约人工和药肥成本,更能适应观光采摘需求,亩效益比面上普通栽培高出3000元以上。
盐都区培养的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成为发展草根经济的“金种子”,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鼎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得珍,吸纳108户社员,带动当地农户平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滨湖街道苗木大户戴永平,以先富帮后富为追求,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护价回收,推广苗木栽培面积1000亩以上,为本地群众培育苗木栽植能手100多名,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中国潜水打捞之乡”“中国高空作业之乡”……近年来,盐都区疏浚打捞、高空维修和烟道材料、彩钢瓦轻型建材、灯具制造及销售、在外建筑安装等5个特色行业,在外创业人员4万人,年产值达230亿元。下一步,每个特色行业组建集团公司,将蛟龙集团、稳强海洋、荣泰集团、翔宇港建培育成产值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同时,引导有序发展,发挥疏浚打捞、高空防腐维修、轻型建材行业协会作用,推动抱团发展。盐都区每年举办“在外有成人士家乡行暨全民创业恳谈会”,鼓励在外企业家回归发展、反哺家乡,企想智能家居、金麦穗新能源等一批项目回乡落户。
盐都区通过精准组织创业培训,两年共培训7218人次,新增市场主体1.8万个。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40%。区里对规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返乡创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技能富农。区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学历教育,继去年选送45名本地籍应届高中毕业生定向委培职业农民,5年内委培职业农民200人。
七星现代化农场
脱贫做减法,打好攻坚战
打好“聚焦富民”主攻仗,尤其是打好脱贫攻坚战,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
“十三五”时期,盐都区共有省定经济薄弱村4个(大纵湖镇双官村、大冈镇光明村、张庄街道郑通村、学富镇略沿村)。通过购置物业、组建为农服务合作社等项目化帮扶,2016年底,大纵湖镇双官村、大冈镇光明村两家已提前脱贫。今年,又新实施两个扶贫项目,力促张庄街道郑通村和学富镇略沿村年内脱贫达标。
做好脱贫减法,确保盐都区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人不少、一户不落。近年来,盐都区先后出台下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激励扶持政策》《关于聚焦富民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十条政策意见》《关于聚焦富民精准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30条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帮扶等形式,持续加大对一二三产业项目以奖代补的力度。其中,仅农业现代化一项,去年就兑现奖补资金2000万元。
在扎实推进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增收达标的基础上,盐都区排定44个低收入村一并纳入帮扶体系。从2014年起,每年专项安排1000万元用于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村发展增收项目的以奖代补。
盐都区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精准脱贫、精准帮扶的强大合力。区委农办、区农委、供销总社、粮食局等四个农口部门的班子成员分别挂钩一个镇(区、街道)。区农委落实了14名具有专业职称的技术人员挂钩镇(区、街道)开展特色产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按照产业关联、就近就地的原则遴选出7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挂钩帮扶相关镇(区、街道),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订单+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与农户特别是低收入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加快推进“阳光扶贫”信息化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水平。
大纵湖镇三官村
增加“隐性财富”,安民便民惠民
服务富民,是增加农民的“隐性财富”,是在三农工作中做到安民、便民、惠民。盐都增加有效制度供给,简政放权、规范管理。该区已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建立权力责任清单制度。同时,精简清理行政权力事项23项,实现权力事项网上运行全覆盖。今年,盐都创新农村“三资”管理方式,形成了以“管理责任一单清、数据共享一网通、阳光村务一点明”为主要特点的“盐都模式”向市内外推广,通过农村“三资”管理信息“一张网”建设,极大地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网上“不见面”审批,行政许可事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率达100%。制定《盐都区财政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对中央、省、市、区支农项目和惠农资金,严把申报关、公示关、核发关和验收关,全程邀请纪检监察人员参与,确保惠民政策落实不走样,发放程序规范不变通,惠农项目实施不变形。
盐都区以“农民致富我服务、农民维权我帮助”为主题,在全区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提升年”和“争创农民群众满意窗口”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调查研究,为农民和企业排忧解难。3年来,累计落实帮扶资金800万元,解决农民关切问题330件。
为进一步宣传好盐都区的三农工作和做好惠农信息服务,借助自媒体信息传输快捷、受众面广的优势,开通盐都农委微信、微博公众号,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辑惠农信息,每天定时推送发布,累计推送惠农信息1500余条,关注“粉丝”量超5万人。此外,由农技专家牵头,建成园艺、稻麦、畜禽、水产等业务指导QQ群、微信群30多个,吸纳3800多家种养加工企业、基地、大户进入“朋友圈”学习交流、技术互动。
聚焦富民,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在“强富美高”的新征程中,盐都正阔步向前。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