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了60岁,您想过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吗?每天的生活又是什么状态呢?今天我们要说这一群大姨大妈,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平均年龄超过了60,但他们每天过的特别痛快,特别恣。尤其是最近,这些叔叔阿姨们还收到了一份央视的邀请函,要他们在11月中旬,登上央视舞台去演绎属于他们的花样年华。
在徐州市中心的一间舞蹈练功房内,我们见到了今天的主人公们,虽说他们大多数人都已年过六旬,但对于排练时每一个动作,却是一丝不苟,特别认真。
眼前这41名叔叔阿姨们来自徐州市舞蹈家协会紫薇花舞蹈团,今年十月中旬,他们收到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舞蹈世界》的邀请函,受邀在央视舞台上表演充满徐州元素的《烈烈汉风》舞蹈。
为了能拿出最好的状态,一周之前,他们就开始了紧张的排练。
他叫马成忠,是徐州市紫薇花舞蹈团的一个舞蹈队员,今年66岁。 老马,在所有的男舞者中年龄排第四。自打退休后,老马寻思着要找到一个生活新支点。“我们社区有那些大妈,每天晚上跳广场舞,我蹓达时候一听到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就翩翩起舞。”老马说,本以为只要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就行,可没想到接下来的发展给了他更大的意外。“他们说你跳的还不错,就把我介绍到舞蹈队里来了。”于是,接下来五年的岁月,跳舞就成为老马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袁培侠,今年66岁,到这个舞蹈队一年多的时间。袁阿姨是所有的女舞者中年龄最大的。说起和舞蹈的缘分仅仅因为她儿时心中的那个舞蹈梦。而退休之后,在家人的支持下袁阿姨毅然决定完成儿时的心愿,也因为各种演出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去年11月,徐州市舞蹈家协会紫薇花舞蹈团在各个社区选拔年龄稍大的舞者,老马和袁阿姨无疑成为最合适的不二人选。而一旦选择舞蹈这条路,汗水和肢体疼痛便常伴左右。
不过,从舞蹈中他们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也充实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威武的身躯,柔情的水袖,舞蹈中的每个细节,每个场面,都有一种穿越到鼎盛汉代的感觉;
舞蹈《烈烈汉风》指导老师李梦颖说:“这支舞蹈的名字叫《烈烈汉风》,我们所表达的意思,想让大家知道,江苏徐州有一个这样两汉文化的遗址。”
您看当41位舞者穿上和音乐相衬的红色服装时,这矫捷优美的身姿会更让您想不到,他们都已是年过六旬的老人。
徐州市舞蹈家协会紫薇花舞蹈团团长郭吉永说:“因为年龄比较大,柔韧性肯定要差一点,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这的团员下腰,踢腿,还有下叉,还有咱们基本柔韧性动作都能做。”
据了解,舞蹈《烈烈汉风》的首秀是在今年5月份徐州举办的2017年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上,当时的表演就受到台上台下的一致好评。现如今《烈烈汉风》又收到央视这个大舞台的邀请。郭团长说,冥冥之中,他们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来源:无线徐州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