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出现了数个临时入驻的“商家”——“您好,买甘薯吗?”原来,扬大农学院的同学们在售卖刚刚收获的甘薯。“双十一”到来前夕,同学们亲手种植、还带着泥土芳香的甘薯,因其物美价廉,加上采取“直播促销”的方式,受到师生和路人们的热捧,各个销售摊点都十分火爆。
记者了解到,此次售卖为扬州大学农学院15级同学“本科生大田种植计划”的一个环节。同学们采用了当下流行的直播这一方式,从甘薯的出土采收到装袋再到售卖,每个过程都同步分享到了没有到达现场的同学那里。据悉,农学院“大田计划”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分田到户,让同学们自己做“地主”,亲自参与一年中各个作物种、管、收、售的全过程。“通过直播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为我们的甘薯售卖做宣传,更多的是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大田实践计划,真正让同学们贴近农业生产,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纸上谈兵。”农学院团委王一凡老师告诉记者。
“哇,竟然那么多人来买甘薯!”参与此次售卖的顾祎霖同学惊叹道,“下午一直没停过,我们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火爆。”据了解,此次采收的甘薯约三吨,第一天不足两个小时就卖出了近3000斤。高额的销售量与同学们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密不可分。线上销售模式通过电话订购和手机抢单,并由同学们送货上门;线下零售则可以满足校园内师生和附近居民的需求。
更难能可贵的是,部分班级的同学还自发组织了公益售卖,将销售利润的30%捐给山区的孩子们。活动现场,一位老奶奶身上没钱,却很想吃甘薯,一直围着甘薯转。同学们了解情况后,不仅慷慨赠送,还主动送货上门。
“这既是一种教学的创新,也是一种实践的创新。实验田,是我们的第二课堂。”农学院15级学生刘亚宏对记者说。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