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江苏】为千名老人尽孝倾尽家财 徐州好人文化成道德新地标

2017年11月24日 18:37: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记者/刘嘉)德美江苏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的最后一站,来到了这个江苏最北,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徐州。

  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倾情讲述,感动全场

  1124日上午,徐州市全国文明家庭千场巡讲活动如期举行。千位老人的孝顺女儿周长芝、最美婶娘张景宏、康复数百聋儿的潘颖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们的讲述感染了现场的听众,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刚刚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的周长芝的故事还要从母亲离世前的遗愿说起,照顾好我赡养的孤寡老人。为了母亲的这个心愿,周长芝辞去中学校长的职务,拿着所有积蓄,带着仅有的两名员工,接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养老院。困难的时候周长芝也哭过、怨过、悔过,但是她心中装着的是比一切更重要的老人。她像照顾婴儿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赢得了老人们的心,也赢得了老人家属的感激,因为她甚至做得比亲生儿女都好。

  我只是做了最平凡的工作,国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周长芝谦虚地说。她卖掉了家里的股票和房子,借款相继开办了4家养老院,先后免费让16位抗战老兵,26位孤寡老人入住。面对一个个在夕阳中渴望关爱的老人,周长芝还将继续以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助老事业。

  张景宏原本是一名护士,由于丈夫的两个哥哥相继去世,妻子改嫁,张景宏把4个孩子都接到了自己身边,再加上身体不好的公婆要照顾,家里每天都有七八口人要吃饭。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和孩子,张景宏辞去工作,开了个电话亭,还兼职送报纸、当搬运工,她每天5点就起床,从没在夜里12点前睡过觉。

  家里经济再困难,也不能苦了孩子。当侄女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时,她毅然贷款供侄女念书;买了新衣服先给侄子侄女穿,直到自己的儿子问她,妈妈,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她才注意到这个自己忽视了的亲生儿子;弟弟弟媳下岗,她又把弟弟的女儿接到身边,给她们报培训班,教她们生活技能。问起孩子们的心愿,都是想叫她一声妈!

  她的言传身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去年,张景宏住院,在外地的孩子们都赶回来看她,侄女更是守在身边照顾。当年您怎么照顾爷爷奶奶的,我都看着,现在我就像你当年照顾她们一样照顾你。侄女的这一番话给了张景宏莫大的安慰。

  潘颖是一个聋儿的母亲,由于她的坚持和努力,他的儿子不但开口说话了,还考上了大学。推己及人,她举债创办了学龄前寄宿制聋儿康复中心,让更多的聋儿走向有声世界。

  道德地标传递向善力量

  徐州在挖掘好人事迹上,已有多年经验,形成了一套体系。在刚刚举行的全国文明表彰大会上,徐州也收获颇丰,除了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道德模范以外,还有19个全国文明单位,15个全国文明村镇,1所全国文明校园。在徐州每个县区都建立了好人园,网罗徐州人民身边的好人,近年来已经成为徐州的道德地标。今年,周长芝经过遴选,雕塑也被放在了好人园中。

  心系留守儿童的乡村教师郁雪群,和周总理喝过酒的援朝英雄张立春,义务渡河十万人的艄公曹培坤夫妇……好人园里的22座好人雕像,向我们讲述了22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德美江苏的活动圆满结束了,记者们在这4天的行程里,见证了江苏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进展、新气象,德美之花还将继续开遍江苏大地。

  相关新闻:

  全国网络媒体团走进“德美江苏” 

  小城大爱 德美镇江

  正能量!泰州有家“诚信超市” 4年“赚”了120元

  盲人可“看戏”、美德可存取,南通这些奇事你知道吗?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