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
本报讯 前天,宜兴法院邀请媒体旁听了被告单位江苏南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骗取贷款、拒执罪案件的宣判,随后举行“严惩拒执犯罪、构筑诚信社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宜兴法院2016-2017年度十大拒执罪典型案例”。2013年以来,先后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罪案件47件,判决15件21人,仅今年就判决拒执罪案件9件14人,判决的拒执罪案件数占到无锡地区总量的一半以上。
宜兴法院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吴志良介绍,受经济金融大环境影响,恶意逃废债务、隐匿转移资产等行为难以根治,严重扰乱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为此宜兴法院不断加大执行力度,以最高法院“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决策部署为契机,以惩治拒执违法犯罪行为抓手,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宜兴法院副院长郑东发布了该院2016-2017年度十大拒执罪典型案例并做分析解读。
“执行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执法部门,恶意逃废债务、隐匿转移资产等行为也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因此,宜兴法院不断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被执行人的打击力度,对执行中发现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情节严重的犯罪线索的,以涉嫌刑事犯罪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宜兴法院执行局许局长披露,在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惩治拒执犯罪的工作中,宜兴法院建立了“拒执罪”移送常态化机制和“绿色通道”,将“拒执罪”作为构建立体打击执行“老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公安、检察、司法等多部门联动,形成惩治拒执犯罪的司法合力。通过“执行110”、执行指挥中心、集中执行专项行动、赴外执行专项行动等多种形式,法院已经构成常态化、突袭式、集中性全覆盖执行网络,对拒执行为予以强力打击。
为进一步加大对失信拒执行为的曝光力度,宜兴法院还在商圈电子大屏、法院电子屏、法院官方微博、微信及电视台、报纸等平台全方位“晒老赖”,发布悬赏执行公告,营造“诚信和谐社会、失信寸步难行”的良好社会氛围。2017年1至11月,宜兴法院共执结案件6640件,结案标的额达到62.8亿元,打击拒执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发布会前,媒体记者还应邀旁听了一起骗取贷款、拒执罪案件的宣判。南亚电缆是宜兴市官林镇的一家企业。经过审理,宜兴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单位江苏南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罚金人民币80万元;被告人戴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5万元;被告人刘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被告人戴岳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