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记忆中的亲人,迟来的“全家福”

2017年12月11日 06:21:1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一页痛史。侵华日军在南京短短数周内屠杀中国士兵和平民达30万之众。如今,80年过去了,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重磅策划五集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二辑),“我苏”客户端、荔枝新闻客户端同步播出,带你走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聆听他们讲述泣血往事,了解他们在和平年代的生活近况。

  通过历史影像和真人叙述,直面历史,观照现实。


   

石秀英:记忆中的亲人,迟来的“全家福”

  张玉彪,南京艺术学院油画艺术退休教师,曾经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邀请为幸存者的遇难亲属画肖像这一次他又收到了新的委托。委托人叫石秀英,今年91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张玉彪作画

  石秀英有一个未完成且不可能完成的心愿,那就是拥有一张和父母姊妹在一起的全家福。

  时光退回到1937年,石秀英11岁,当时大姐已经出嫁,哥哥19岁,二姐15岁,弟弟9岁,妹妹5岁。

  小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苦,却很幸福。日军攻进南京之前,父亲靠卖菜谋生,母亲在家替人做活,用石秀英的话说“反正就是一天三顿饭都能苦出来就是了,都能对付过去。父亲十分疼爱孩子,生活再穷困,他也会在买菜的时候买一包糖,分给几个孩子。

  石秀英辨认老照片

  可是好景不长。1937年,日军攻进南京城,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难民营人满为患,父亲拖家带口不知道逃往何处,只能在上海路草草搭了芦席棚子上山打柴,捡菜边子,煮菜边子吃。

  日军进城后的第三天,父亲去石秀英姑妈家送吃的,从此再也没能回来。石秀英一家的天塌了,但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父亲失踪八天后,厄运再次降临。

  1937年12月24日,石秀英的大哥拿着水壶带弟弟去冲水,正好遇上了日军的汽车。就这样,大哥也被抓走了,弟弟因为年龄太小,幸运躲过一劫。

  这是石秀英家庭命运的转折,母亲濒临精神崩溃。石秀英还记得,当时母亲每天杵个棍子带着弟弟在死尸堆里找父亲和大哥。

  父亲和大哥再也没能回到家中,唯一的男丁是九岁的弟弟。

  石秀英和弟弟

  石秀英的母亲用一个女人母性的力量艰难地撑起了这个孱弱的家。

  她带着儿女靠端马桶和代人送饭补贴家用,失去了生活来源,日子异常艰难。母亲带着孩子们去上海投奔舅舅。然而,在母亲来到上海的6个月后,不幸病逝,去世时仅47岁。母亲去世后,石秀英到南京投奔姐姐,妹妹11岁给人做童养媳,弟弟14岁做学徒,一个家就这样散掉了。

  如今,91岁的石秀英精神状态很好,记忆力不错,甚至清楚地描述父母和长相。而张玉彪也最终完成了这三幅画像,“哭墙”前,一家人以这种方式等来了团圆……

  这三幅画像经历了怎样艰难的创作过程?重逢后的石秀英又有什么样的感慨?《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二辑)将于12月13日当天在江苏卫视播出,敬请关注!


编导手记:石秀英——迟来的“团聚”,母爱的力量
点击进入《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二辑)》专题>>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