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心致匠心 潘小峰:职校里走出的烹饪大师

2017年12月15日 16:49:43 | 来源:人民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潘小峰

  1991年,初中毕业的潘小峰“自作主张”填报了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当时名为镇江市旅游学校)烹饪专业,该专业被誉为“现代烹调师的摇篮”。

  老师把他父亲找来,“改下志愿,不改就领回家去吧。”

  父亲询问了儿子,“不改。”潘小峰答道。

  如今,潘小峰已是业内知名的烹饪大师,作品多次获得世界级和国家级大赛金奖,他也多次担任全国烹饪技能大赛等顶级烹饪赛事评委,曾获中国烹饪大师、淮扬菜大师、全国优秀厨师等代表业内最高荣誉的头衔。他在镇江开的四家饭店,家家爆满,年营业额近亿元。

  学生时代锻基础:切报纸练刀工沙坑里学翻锅

  潘小峰出生在烹饪世家,其父潘镇平是淮扬菜系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饮食界的“炒菜状元”。

  “初二的时候,有了做厨师的想法。”潘小峰说,那时他父亲经常带点食材回家雕个小物件、摆摆盘,很是精美。

  受父亲的影响,年轻的潘小峰坚持填报了中职院校。 那一年镇江的中考总分是560分,潘小峰考了502分,已达到江苏省重点高中——镇江中学的分数线。

  “这一分数比旅校第二名高出大几十分了。”潘小峰回忆往昔,仍有几分得意。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健说,镇江高职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径学业、高就业、善创业”,在潘小峰身上有很好的体现。他说,学校是为学生的一辈子做奠基工作的地方,要通过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帮助学生挖掘持续发展、幸福生活的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镇江高职校与同类学校一样,硬件条件异常艰苦。对于烹饪专业而言,只有一个水泥砌成的猛火灶台。“很难见到土豆萝卜这些材料,练刀工就是切报纸。练翻锅就是在跳远用的沙坑里,拿沙子翻。”潘小峰回忆说,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老师们并没有因此而放低要求。颇为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恰恰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聊起遥远的学生时代,潘小峰认为,除了基本功之外,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也是促成其日后成功的一个关键。

  “比如一些原料知识、不同原料要求的不同刀工技术等等。”潘小峰说,虽然当时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度,但对他而言却并未有多少触动。直到真正开始职业生涯之后,才猛然发现,原来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完全可以帮助其快速提升。“理论是骨架,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一定要有理论基础。”

  工作后依旧好学:向手艺人学编织 超市里背单词

  1994年,经过三年严格训练的潘小峰毕业了,被推荐至镇江经贸系统的一家酒店工作。

  工作后的潘小峰对学习依旧如饥似渴。“每天晚上9点下班后,我就买上酒菜,去找卖编织品的手艺人学编织。”潘小峰说,就这样,他熟练地掌握了当时流行的各类动物的编织技巧。

  工作了3年之后,不安分的潘小峰开始了“流浪”生活,安徽、四川、广东……,四处学习和吸收其他菜系的经验,直到走出国门。

  2001年,潘小峰到了迪拜,刚去就遇到911事件,酒店没有生意,潘小峰无事可做。酒店旁边有个大型超市,早晨六点开门的时候他就跑到里面,到夜里两点关门的时候再出来。

  “我隔着包装袋去摸里面是什么东西,再用本子把标签上的英文记下来,回来用文曲星查。哦,BEEF,牛肉!”潘小峰说,靠这种最“笨”的方法,他一天能背300多种材料对应的英文含义。

  除了下苦功夫去背材料单词,潘小峰还发挥了在国内学习编织雕刻的劲头。“那边人喜欢骆驼、大象这些东西,但我们国内不流行这些,不会雕。”潘小峰说,他就去旅游景点买来木头模型,一点点照着样子尝试雕刻。

  回国后,潘小峰还将这一创意用在了他烹饪生涯的第一块金牌作品中。“我在传统的金字塔扣肉后面做了流沙造型,又放上了在国外摸索雕刻的骆驼。”在2003年举办的江苏省第四届烹饪技术大赛中,潘小峰凭借该作品一举夺魁。

  卖房艰苦创业:骑车去南京买菜 吃了三个月的安眠药

  2006年,已经做了多年厨师长、出了多本烹饪专著、各类大赛获奖无数的潘小峰决定创业。“四室一厅,25万。”用卖房的钱,潘小峰在镇江开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酒店。

  “开业前厨房乱七八糟的,我一个人,搞到凌晨五点多,出来坐到马路牙子上休息下,就睡着了,睡到了八九点钟。”潘小峰回忆创业初期的艰苦,仍历历在目。

  南京的惠民桥批发市场菜价便宜。“每天天不亮我就骑着摩托车去惠民桥批菜,再骑回来,天天如此。”后来,天实在冷了,潘小峰改坐六块五的绿皮火车。一大堆菜,他自己扛到南京西站,到了镇江再转公交。

  2012年,潘小峰在外借款近四百万后收购了锦尚花大酒店,刚进场就遭遇餐饮寒冬。“每个月几十万的亏,整整吃了三个月的安眠药,站在落地窗前,想把玻璃敲碎跳下去。”这是潘小峰创业以来遇到的最严重挑战。好在,经过及时的战略调整,半年后,酒店终于走上正轨。此后的路,开始平坦起来。

  进入事业稳步上升期的潘小峰还像从前一样,没事就喜欢待在后厨,“左手抹布、右手筷子”,每天九点半准时到店,工作到凌晨两点收工。

  回母校做教师:职业教育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事业有成的潘小峰依然喜欢回学校转转,并且成为了学校的外聘教师。他说,现在学校里所教授的很多技法,仍然有很多值得他学习的地方。“比如做鱼丸,老式的做法全凭厨师经验,稍不留神就容易失手,而学校已经研发出了精准的制作配方,只要根据比例来,就一定能成功。”

  学校的发展也让潘小峰感到欣喜。王健介绍说,目前镇江高职校已建有校内实训室208个,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对于烹饪专业而言,不仅拥有研发中心(听鹂山庄)、烹饪实训演示室、烹饪基本功训练室、中式烹饪综合实训室、西餐实训室、中式面点实训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室,同时还与苏州、镇江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现在学校的条件跟我们那时比好的太多了。”潘小峰说,不过职业教育一定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学习一段时间理论,放出去实践,这样学生就能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然后再收回来,他就能自觉地学习,不再那么茫然。”


镇江高职校“雏鹰工作室”的人员布局图

  潘小峰的观点与王健不谋而合。王健介绍说,目前镇江高职校在高一高二的基础课程每周能达到30课时,并在每个教室都设置了读书角,放置优秀的文化作品供学生选读。同时,为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镇江高职校还将实训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更好挖掘学生的天赋。据了解,目前该校共有140个学生社团,通过举办讲座、文化节等高频次的各类活动,使学生100%参与。

  在该校著名的社团——“雏鹰工作室”,30多个来自机械、数控、商务、会计、设计等各类专业的学生正在准备国际高中生机器人比赛(FRC)。“学生们必须自己来设计机器人和文创衍生品、必须自己进行商务活动来寻求研发资金。”指导老师党丽峰说,“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小型公司的运作模式,与实际工作非常接近。”会计专业的江海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因为家人的原因学习了会计专业,但我并不喜欢。在这里我负责人力资源,发现了自己与人交流的天赋。”

  在该校的酒店听鹂山庄,烹饪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在后厨研发制作各类菜品,接受客人的检验;而旅游专业的学生们则直接来到了服务员的岗位,将所学进行实践。

  “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能做到‘自信乐观、智能精湛、好学儒雅、敢为人先’,这也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也是我们高职校人的追求。”王健表示。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