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将建设生态智慧未来城 筑梦"绿"经济

2017年12月16日 07:09:17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2月8日,南京市溧水区召开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项目推介会,宣布将投资935亿元,建设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

  依托规划建设中的宁杭生态经济带,宁杭发展轴正在成为长三角新的增长极。南京这一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的南翼将进入加速发展期,而溧水正是南京向南发展的门户,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处于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的重要位置。

  南京、杭州,这两大长三角重镇,近年发展势头凶猛,均在谋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对溧水而言,科教资源富集、城市功能强大的南京和创业资源丰富、互联网新经济突出的杭州,都近在咫尺。

  坐高铁,溧水到南京只需18分钟,到杭州也就六七十分钟。“早上七点多从溧水出发,九点就能到达杭州市区。”今年,溧水区区长薛凤冠频频跑杭州,他说从未像现在这样体会到杭州离溧水那么近。

  溧水正在跨入城轨时代。进入12月,发端于南京禄口机场的S9号线试跑,这条轻轨在溧水西边设有两站。明年上半年,S7轻轨将开通运营,出了禄口机场直奔溧水,溧水设有8站。

  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看好溧水的要素优势和发展潜力。他认为,溧水完全有条件建成宁杭生态经济带的新亮点和制高点,实现从“高速时代”向“空港时代”“高铁时代”“轻轨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南京发展,奔出溧水这匹“黑马”。溧水近3年重大项目数及投资额居全省前列,今年这两个数字分列南京第一、第二位;去年溧水新增大专以上就业人口1.1万,首次实现年轻人口净流入,正处于多重利好效应叠加释放的重要机遇期。

  改革开放40年,江南变化翻天覆地,但一些江南名镇、名村因一味追求GDP失去江南的韵味。而宁杭沿线,无论南京的溧水、高淳,常州的溧阳、金坛,无锡的宜兴,还是湖州的南浔、安吉,无不有好山好水,都葆有着江南的“容颜”。长三角宁杭生态走廊,森林覆盖率高达38%。溧水山水资源富足,全境79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80%以上,PM2.5浓度平均值在全省保持较低水平。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智慧认为,宁杭沿线溧水最有条件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承接南京主城人口、功能疏解转移,溧水具有独特的优势,能链接南京的创新资源与杭州的创业资源,打造宁杭线上绿色高端产业高地。

  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瞄准三个目标,即:建设宁杭合作实验区,培育人工智能、新能源、总部经济和大健康产业,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集聚区。

  溧水人雄心勃勃,以未来城为核心,借助高铁、轻轨、高速公路和机场,让南京人、杭州人、上海人甚至更远的人,到溧水工作、生活。近期溧水将重点对接浙江大学材料学院、阿里巴巴智慧小镇、浙江绿城产城融合等项目,探索宁杭合作新路径。

  为这,溧水谋划良久,正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推进全境规划建设,今年119公里一级旅游环线建成通车,到2020年建成全长243公里的旅游综合服务环线系统。

  溧水生态智慧未来城,以高铁溧水站为核心,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核心区24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启动区12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规划居住用地3300亩、科技研发用地2500亩、商务及公共设施用地2000亩。

  先行启动区整体项目预计总投资935亿元,其中近期投资320亿元、中远期投资615亿元。溧水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民间资本建设未来城基础设施。先行启动区内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功能齐全、体系完善,利于短期内开展高密度、高强度投资建设。

  生态智慧未来城的建设标准将高于南京主城,和南京河西相当。计划是“一年打好基础,两年全面开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规模,八年基本建成”。今年全面推进土地征迁、环境整治、道路建设,启动站场综合功能区建设;明年,全面开展新一轮人工智能前沿产业项目和新型生态居住区建设,推进东屏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成站场综合体功能区;2020年,完成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医疗公共设施建设。产业区和高端商业商务区初步建成,集聚宁杭乃至苏浙皖生态经济产业资源要素。

  生态智慧未来城项目拟优先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发具体合作模式上可灵活接受整体开发或单项目运作开发模式。近期引进若干龙头定标性项目,而后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逐步推进其它项目建设。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