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南京秦淮区双塘街百凤堂艺术馆赶在鸡年岁末与观众见面,并以《鸡鸣百凤----王丽萍画鸡小品展》为即将到来的跨年元旦献上一场不同凡响的艺术盛宴。
据介绍,百凤堂艺术馆开馆展出了“孔雀公主”王丽萍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48幅以鸡为主题的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金鸡传达了王丽萍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对艺术不断的探索和挖掘,获得在场专家和嘉宾的一致好评。
王丽萍出生于1975年,拜云南省美协副主席、著名孔雀画家孙建东教授、北京美籍华人花鸟大师和芝圃先生为师,并得喻继高大师亲授。现为南京市秦淮区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创作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民进江海书画会会员,百凤堂艺术馆馆长,东南书画院院长、江苏百凤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丽萍老师因画孔雀而得名,被誉为”孔雀公主”。其作品先后在历次活动中获奖,并被收藏。
2013年4月作品被入选电影《保卫南京》——“爱我中华”书画百米长卷;
2014年8月作品被入选《禅书禅画进青奥》书画展,被青奥组委会收藏;
2014年10月荣获江苏省《雅度杯》书画比赛金奖;
2014年10月21日南京晨报《名家专访》通版人物介绍;
2015年4月在家乡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自筹巨资在高淳凤凰湾,新建凤凰湾天靓书画院大楼落成,成为社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2015年4月持孔雀画与孔雀公主杨丽萍携手登台;
2015年9月17日,由高淳区人民政府主办,在家乡老街举办了《古韵流香----王丽萍孔雀系列国画作品展》;
2016年3月8日,应南京市文博总馆邀请,在太博举办《锦羽醉春---王丽萍孔雀系列国画作品展》;
2016年7月23日,应邀出席第三届全球文化艺术家交流会,《锦羽醉春》孔雀画由大会赠送菲律滨驻华总领事。
2016年9月,创作完成《百凤图》长卷,向守志、方祖岐、朱文泉上将等欣然题辞,并应邀在《海博会》首次亮相。
2017年2月,由南京电视台拍摄[凤舞升萍·访金陵孔雀公主王丽萍]专题片,并在多家电视台转播。
2017年2月17日-4月27日,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顾问言恭达题名,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旅游委、中山陵园管理局、民进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的笫22届南京国际梅花节---《凤舞醉梅----王丽萍孔雀画展》在中山陵明孝陵博物馆成功举办,观展者达5万人次。
2017年6月2日,应“堂房”之邀,创作《金陵情缘》孔雀画,祝贺“杨丽萍艺术家居馆”开幕,与孔雀公主杨丽萍第二次握手。
在众多的绘画题材中,王丽萍对孔雀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为了画好孔雀,她无数次到动物园去观察孔雀的动作,姿态甚至神情等,而为了更方便深入观察和研究孔雀,她自己还专门花高价养了几只孔雀。
在对孔雀的基本形态,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她从临摹入手,深入借鉴前人笔墨处理的经验,然后做了大量的写生,速写,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年,她还特地多次到孔雀的家乡,云南去采风,近距离与孔雀为友,与孔雀为舞。为了画好孔雀,她还专门在云南拜以擅长画孔雀著称的知名画家孙建东教授为师,孙建东是著名画家袁晓岑的入室弟子。
王丽萍对孔雀的喜爱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她的衣服,鞋子,围巾,发夹,花瓶,盘子,茶杯,茶壶----所有物品上都有着孔雀的形象。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王丽萍创作的孔雀作品,兼工带写,承袭海派传统,重神具形,在生动传达孔雀形态的同时,形象体现出孔雀的生命力。为了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王丽萍还尝试在扇面上画孔雀。孔雀扇面的创作需要十分小心并且精力集中,用墨要恰如其分,这对画家的功底和细心要求很高。在扇面上用宫廷画法画孔雀,迄今鲜有人尝试。但在王丽萍看来,芭蕉扇的唯美配上孔雀的高贵,是最完美的艺术品,所以她愿意花上很多时间,精力和代价去创作。
王丽萍从事书画创作近二十年来,每年都要画出数百幅孔雀作品,到目前为止超过了上万福,而且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受到了很多书画爱好者的青睐,获得艺术界同行的好评。
王丽萍告诉记者,虽然这次展出不是自己擅长的孔雀和百凤,但是鸡和凤凰的骨骼架构也差不多,小时候家里也养过鸡,对鸡的形态造型也很熟悉,所以画法上也没有什么困难。她个人很喜欢《花荫小趣》这幅作品,这幅画的桃花很美,体现出了浓郁的春天气息,九只小鸡每个形态都不一样,躲在花荫,充满了生活的意蕴。
百凤堂艺术馆位于秦淮区双塘街91号,共有1000多平方米的面积。此次创办百凤堂艺术馆,旨在为业艺术家提供一个切磋交流,相互学习的文化平台。王丽萍说:“我希望百凤堂艺术馆能够成为书画界专业人士交流文化、探讨创作的文化空间,也希望我们的书画院诞生更多的优秀作品,以供大家欣赏。”
本次画展共展出王丽萍书画精品48幅。展出时间为12月28日至2018年2月8日,每日上午10:00至晚上10:00。欢迎各位书画爱好者前往观摩和欣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戴晓燕 编辑/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