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书虫”的书香人生:他为万册藏书买了一套房!

2018年01月05日 21:19:13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空就要到书店逛一逛,看一看有没有自己心仪的图书;忙完家务活后,坐下来就会拿本书看看;家中书籍太多,他又购买了一套房子专门用来存放图书……苏州工业园区翰林缘社区的胡伟立就这样一位热爱读书的老人。邻居们都说,胡伟立一家人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家庭读书氛围非常浓。

  为万册藏书买了一套房

  “我这里的书啊,都是我大半辈子以来最珍视的书籍,但也只是我藏书中的一小部分,我的大部分书籍还在无锡老家。”今天上午(1月5日),当记者一行来访,67岁的胡伟立这样介绍他的藏书。

  胡伟立家住翰林缘社区29幢,苏州的家中就藏书1万余册,内容涵盖人文、地理、历史、宗教等各个领域,其中以艺术、英语教育、中外文学类的书籍为主。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买书与读书一直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环。所以在他们家,书橱是最有特点的,也是家庭的一个重心。每次搬家,他首先考虑的是书房。前年,由于家中的书橱摆放不下众多书籍,胡伟立又购买了对门一套房,专门用来摆放家中的藏书。

引力播

资料图

  胡伟立说,他购书并不以数量取胜,而是注重书的质量和用途。书房对他家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它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他们几代人都是在书房长大的。胡伟立介绍,他父亲胡惟谷是英语教师,也是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发起者,第一本英语教学书也是出自他手。他女儿胡天璇是苏大艺术学院副教授,也先后出版过不少书籍。他也是江南大学外国文学退休教师。家中三代都是教师,可谓典型的“书香世家”。

  逆境中也要读书与学习

  对于胡伟立来说,读书学习是一个家庭应具备的习惯,是一种“心路历程”,也是大家开拓眼界、陶冶心情,抗击社会“逆流”及恶俗文化的原动力,更是一种改变命运、丰富人生的方式。当然,学习只有书这个硬件还不行,还需有人坚强的意志。

引力播

资料图

  “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之中,都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胡伟立说,在上世纪那个特殊年代,他被下放到苏北农场劳动,当时尽管条件恶劣,但他还是带上一箱书籍,这是他的精神支柱。每天劳作后,不管多累,他都坚持熬夜读书,从没落下过学习。正是这样常年的苦读,养成了他坚毅的品格。胡伟立说,当年他用的蜡烛特别多,尤其是上大学后,他都是去成捆地批发蜡烛回来,就为在熄灯后可以继续夜读,而且时常在阅读中迎来黎明。

  胡伟立的言传身教,让女儿也继承了他爱学习的“基因”。不过,在顺境中奋进同样也需要毅力。胡伟立的女儿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在书房,一连几个小时不挪窝。从3岁进幼儿园到28岁博士毕业,她每年寒暑假都要读10到15本中外经典。因为读书多,她的写作和科研能力很强。如今,胡伟立的女儿已经是一名大学副教授。

  期待更多群众惜书爱书

  “要提升家庭和个人的品质和品位,就要不断读书,汲取营养。”胡伟立说,他在大半辈子的读书学习中,总结了几个心得,他概括为“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两种。第一种“有心栽花”是针对自己的学业、爱好及思想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去阅读相关书籍,这叫“有的放矢”。“无心插柳”是指读书最终目的是“明德修身”,无目的地广泛阅读,能给人在思想品德、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上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们成为一个行为高尚、生活理性之人,即“无的放矢”。

  胡伟立退休后,因家务繁忙,既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又要照看才上小学的外孙,参加社会活动时间十分有限,但是他仍然百忙之中抽空参加。与人聊天,胡伟立总会介绍一些家庭学习的情况,并对青年人应如何进行业余学习提出一些建议,介绍一些自身学习的经验。为了让社区更多的年轻人热爱读书,胡伟立还向社区捐赠了一批经典文学读物,希望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像他这样爱书惜书,做一个有品质、有修养的读书人。

  (来源:引力播 编辑/陆笑 )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