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的骄傲 蛟龙号项目负责人崔维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8年01月10日 11:22:30 | 来源:海门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揭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由海门籍科学家崔维成教授参与完成。

  国家科技进步奖每年评审一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以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80项(人)。

  崔维成,1963年出生在海门悦来镇一个普通农家。1982年被清华大学录取,1986年以优秀的学业被保送到702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叩开了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神圣的大门。1993年初,崔维成接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2研究所的邀请,紧接着他又作为首批长江学者调到上海交通大学。2002年,崔维成再次被调回702所担任所长职务,负责国家863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与“蛟龙”号的情缘从此拉开序幕。他作为第一副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经过10年的艰苦攻关,成功设计研制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过程中,肩负第一副总设计师、海试现场副总指挥和试航员三重角色,在每个新海区都率先首次领衔下潜,为“蛟龙”号实现7000米海试的圆满成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蛟龙”号使得中国成为了少数几个有能力探索深海的国家之一,让中国得以探索99.8%的洋底。崔维成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载人深潜英雄”称号。然而,就在“蛟龙”号凯旋的第二天,崔维成向中船重工702所递交了辞职报告。2013年3月,他选择了上海海洋大学,组建“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启动1.1万米全海深的载人潜水器研制,并探索利用民间资本支持国家前沿科技的新途径,开启了“彩虹鱼挑战深渊极限”项目的新征程。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3台“彩虹鱼”系列着陆器均下潜到了挑战者深渊约10890米深度,并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科学考察,获得了非常宝贵的万米宏生物、微生物、沉积物、海水样本和影像资料,开创了我国海洋科考的万米时代。崔维成教授告诉记者,他与他的团队计划于2018年12月,载人潜水器完成总装联调和水池试验;2019年至2020年,载人潜水器开始海试,并挑战马里亚纳海沟1.1万米的极限深度,完成“地球深渊海沟之最”的终极挑战,实现我国载人深潜器在1.1万米深渊科考作业的梦想。
(来源:海门日报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