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和平城市协会会长来宁分享全球和平城市愿景时如是说……

2018年01月18日 14:57:37 |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月12日下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会长弗莱德·阿门特先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就“全球和平城市的愿景”与南京研究和平学的学者、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以及在宁部分高校学生代表展开交流。 

  他是谁?

  去年9月,在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和南京大学和平学院研究所的不懈努力下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且是中国首座加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组织的城市。

  弗莱德·阿门特先生是该组织会长,致力于维护国家之间、国际城市之间、国际组织之间的安全、繁荣与发展。他早期曾在美国莱特州立大学任教,是代顿国际和平博物馆的创始人,并担任美国失去的和平艺术空间、萨勒姆大道和平走廊、夏威夷国际和平中心等多家和平委员会的顾问,担任非政府组织——联合国国际和平日小组委员会的代表,也是全球和平纪念日活动的共同创建者。

弗莱德·阿门特先生

   座谈会开始前,阿门特先生向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执行院长、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和南大和平学院研究所教授刘成颁发“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证书。张建军馆长和刘成教授共同为阿门特先生颁发“特聘研究员”聘书。

阿门特先生向张建军馆长(左)和刘成教授(右)颁发“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证书

  他眼中的和平愿景

  随后, 阿门特先生就“全球和平城市的愿景”这一主题,与大家展开座谈。他开门见山地说,到南京后,首先参观了纪念馆,看到这座城市曾经遭受的创伤,让他“心里很疼”。

  和平是什么?阿门特先生说,每个个体对和平的理解各不相同。而他认为安全、繁荣和生活质量是和平的三个重要因素

  从国家到城市,从组织到家庭再到个人内心,阿门特先生认为,国际和平的愿景需要建立在每一个环节中,“我们的愿景是建立国际和平城市联盟,从而化解各地之间的冲突,构建和平环境。

弗莱德·阿门特先生谈和平愿景

  

  阿门特先生说,在全球建立和平城市,在各国各城市推动和平,“从和平的国家到和平的城市,再从和平城市,关注到和平的家庭,最后寻找内心的和平。”

  追求和平的4个“黄金法则”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大家又如何携手追求和平呢?阿门特先生表示,有4个“黄金法则”:1.你要关注到别人;2.富有同情心,喜欢别人,热爱别人 ;3.关注到别人的创伤,帮助别人从创伤中缓解过来;4.把这种感知扩大到更大的群体中。

  阿门特先生强调,国际和平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产生关联,彼此发展,“比如南京可以就此树立典范,未来,可以与世界上其他城市进行合作,通过构建和平城市,消除误会,构建和平。”

  纪念馆是和平教育基地

  阿门特先生说,世界上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关于和平的遗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南京的标志性场馆,也承载着传播和平的使命:“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和平学的构建,把发扬和平的理念,传承给下一代。”

  座谈会尾声,纪念馆副馆长凌曦表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和”的理念,《论语》中就有“礼之用,和为贵”。中国还有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与阿门特先生提到的“每个和平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一同为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完全一致。

纪念馆副馆长凌曦

  她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承载城市记忆、国家记忆、世界记忆的场所,怎么为世界贡献南京构建和平城市的实践,任重而道远,“现在成为国际和平城市是一个起点,后面我们会继续努力。”

  弗莱德·阿门特先生(前排左四),纪念馆副馆长陈俊峰(前排右5)、副馆长凌曦(前排左三),以及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学生代表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