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月八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小年”,狗年春节的序幕算是正式拉开了!一起来看看,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吧!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腊月二十六,去割肉;
腊月二十七,宰公鸡;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顺口溜大家都知道,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糖瓜粘”的糖瓜是什么吗?
糖瓜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祭灶神)。糖瓜由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麦芽糖制成,通过精繁的工序和人力的结合,最终形成瓜状的甜品。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其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看完习俗,仿佛把我们带回充满兴奋和欢喜的旧时新年!你是不是对过年多了一份期待呢?再次祝福各位:小年吉祥!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