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儿时的回忆,是游子的乡愁。它闻不到摸不着,却温馨暖心。幡然回首,它依然还在,还是原来的味道。
苏式年夜饭
食物总是有种魔力,在味蕾跳动的瞬间,偷偷溜进你的脑海,在你恍惚时,深深扎根,以至于,成了那挥之不去的美好滋味。
一场江南雪后,63岁的老苏州徐月良,着手准备年夜饭的食材。
腊肉、熏鱼、雪菜得在太阳底下滋润阳光,过年吃的草鸡得去葑门菜市场的弄堂里买,八宝饭提前做送给老朋友。
看到图片,我想你会猜,他定是一位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正宗苏州大暖叔,其实他还有另一个身份……
拥有43年老经验,把苏帮菜的味道做到极致的苏帮大厨!
自19岁在厨房做学徒起,每年徐月良都要给家人烧一桌年夜饭。
松鼠桂鱼、雪花烩虾茸、是必做的拿手菜。掌握这些经典名菜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在酒楼后厨学习时,徐月良从当帮厨师洗锅洗碗做起,生切、炉灶、点心、冷菜、热菜,一样样学,学不好被骂是肯定的。
“有一次我配菜,把猪肝和荠菜配一起了,荠菜磨成粉要油炸,猪肝是片好的,两样不能配,当场,师傅就发火了,把盘子扔过来!”
42年前的往事,徐月良历历在目。从那以后,跟着师傅悉心学,回家后再练,厨艺就在时间的打磨里成长。直到3年后,徐月良做到了厨师长。然而他依然觉得不够,一边在厨房里专研食材,一边考级,和同行切磋。
“着魔了,在厨房里闭关,那里才是家!”青梅竹马的妻子刘荣妹调侃说,曾经不理解过,当徐月良拿回的一座座奖杯时,她理解了。
刘荣妹说,每年年夜饭徐月良都要做松鼠桂鱼和独创的雪花烩虾茸,味道一年比一年好。
今年徐月良想换一道,菊花鱼,和松鼠桂鱼做法相似,但更考验刀工和火候。
料理台上的食物、配料丰富,新鲜的鲈鱼、香菇、鸡肉、虾、蛋清、芹菜、料酒、生粉、葱姜蒜、番茄酱、白砂糖,
大锅里的草鸡汤对外散发着鲜味。
鲈鱼去骨切片,下到掌握力度,切成“花片”,加入生粉手指“按摩”鱼肉,让肉质里的纤维更细腻,油锅热,油温达到200°C,鲈鱼“花片”下锅,油锅滋滋作响,鱼肉变“酥”,色泽金黄。
等待油温的升华间隙,另一口锅则用来勾芡,炸过鲈鱼的油,配上番茄酱 生粉 草鸡汤是最美味的。
一口“菊花鱼”下肚,那如百爪挠心的思念,渐渐消散无踪。
吸吸鼻子,多么庆幸,幡然回首时,过年时吃到美味的那种喜悦还在。
退休后的徐月良,除了做菜,喜欢养些花鸟虫鱼,他在自家的院子里打造了一个迷你苏式园林,不忘装点上辣椒、玉米、大蒜、花生,还有簸箕。
“做人不能忘本,我从农村出来,至今还怀念儿时的味道。”
汪曾祺书里说,“记得旧时好,随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我们所怀念的,不仅仅是那口美味,还是当年那个自己。
“菊花鱼”和雪花烩虾茸,是老苏州徐月良家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年味”,鲜明特色的苏帮菜,吃的也更多是一种情怀,一种苏州味道的惦念。
(来源:看苏州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