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南京人来说,大年初一早上必饮屠苏酒。宋朝王安石后退居江宁,他曾在诗中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习俗始于南朝,千百年来,南京人一直饮用,而且形成一套规制:日升之时,面向东方“自少至长次第饮之”,即年少的先饮,年长的后饮。
陈济民等人编著的《金陵掌故》中,就记载了老南京有喝节令酒的风气。而在著名作家叶兆言看来,南京人永远有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爱喝酒,爱在不同的节令,喝不同的酒。具体来说,就是在端午喝菖蒲酒,在重阳喝菊花酒,到了新年喝屠苏酒。与南京人的性格相仿,这些酒的制作不太难,共同点都有些像药酒,而屠苏酒是在酒中加东西泡制而成。
民国潘宗鼎《金陵岁时记》中记录了唐朝孙思邈研制的屠苏酒方,曾在南京广为流行:赤木桂心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葜五钱,蜀椒、桔梗、大黄各五钱七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将其共研为末,以三角绛色袋装好,除夕夜悬井中,初一清晨取出,放置酒内,煎四成沸即成。
屠苏酒须在大年初一早晨饮用,作为孔夫子的后人,《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就在南京喝过屠苏酒,他留下的诗句,“叠饮屠苏杯,围炉循俗例。”因为饮屠苏酒有一套传统的喝法,喝酒时要面朝东方,年少的先饮,年长的后饮,取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孔尚任诗中的俗例就是这种饮酒习惯。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