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四大名著从头到尾找不到“春节”二字?

2018年02月15日 12:59:08 | 来源:南京壹条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国的“年”是时间最长久的了:从端起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开始,一直到转年闹元宵画上句号,前后差不多40天,够长;上古时代,尧帝选择在一年之始的正月初一,在太庙中把帝位交到并非自己子孙的舜的手里,舜任部落首领后,带领部属祭拜天地祖先,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从此就有了过农历新年的习俗,这一切发生在4000多年前,够久!但是——“春节”的历史只有100多年。

  不相信?那你翻翻四大名著,看看曹操宋江林黛玉春节怎样过,都吃点啥——那你会很失望:因为从头翻到尾,根本找不出“春节”两个字。

  真相是——民国以前,春节不叫春节。

  民国之前“春节”叫什么?

  最早的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春节这个概念,只有正月初一的说法。农历正月初一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

  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

  两汉时期,称为三朝、三始、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履端、岁朝等;

  到了唐宋元明,称为元旦、岁日、新正、新元等;

  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所以,你会发现——

  《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里春节都叫元旦;《红楼梦》里春节叫年;《西游记》中春节则称为元日。

  “春节”的称呼始于何时?

  “春节”一词最早源于东汉时期的文献,但当时并不是指新年,和今天我们所说的春节并不是一个意思。《后汉书·杨震传》有:“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这里的“春节”是春季的意思。南宋著名诗人文天祥在《文山集》卷二十中有《二十四日》一诗:“春节前三日,江南正小年。”根据考证,诗中“春节”应是“立春”而不是正月初一。

  古人把立春称为春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人非常重视立春节(公历2月4日前后),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必须举行的盛大节日活动,因此立春又叫春节。周代,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要赏赐群臣,施惠兆民。

  “春节”专指新年是在1912年辛亥革命以后的事情。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西方的历法传入中国。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将中国的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将西历(公历或阳历)的一月一日定为“新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也是我国使用阳历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规范对节日的称谓,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规定:“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从此,“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并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而将阳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并通过决议,写入相关文件,沿用至今。

  所以,“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叫法时间不是很长。

  春节为什么是正月初一(岁首)?

  事实上,中国古代关于到底哪一天算岁首,一直在反反复复,并无定论。

  夏朝的岁首跟现在是一样的,夏历一月也是正月初一。到了商朝,岁首往前提了一个月,建丑之月即夏历十二月,就是现在的农历十二月初一。

  到了周朝,岁首又往前提了一个月,建子之月即夏历十一月。成了现在农历十一月初一。到了秦朝,又把岁首提前了一个月,变成现在农历十月初一……

  但这么一个朝代一改也不是个事儿呀!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使用并研究夏朝的历法,但兵荒马乱的时代,也没人听他的。

  到了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下来,规范历法成为当务之急,汉武帝根据孔子及后人的研究成果《夏小正》,宣布了新的历法《太初历》。

  《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统一且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法。后来历朝历代对历法都有修订,但基本格局就没有再变过了。

  过年”的“”最初指什么?

  “年”的传说——

  古时,有怪兽名曰“年”,形若狮子而独角。定时出现伤害人畜,人们苦无制服之法。一次,“年”闯入某村,巧遇穿红衣,燃竹竿取暖者,“噼拍”爆炸有声,红光闪耀,“年”惊窜奔逃。

  于是人们明白了,每逢“年”出时,家家户户闭门家居,贴红联,燃爆竹。“年”果不再来。人们庆幸过了年关,敲锣打鼓,互称恭喜,从此有了“过年”。

  很可惜,这个广为人知故事,古籍上从未记载,民间习俗也无法验证。

  其实,“年”字的演变有个漫长的过程

  《尔雅·释天》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年”在唐虞、虞舜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可见,“年”作为一个时间单位,是从周朝开始的。

  甲骨文的“年”字像一个人头顶着一捆谷物。金文的“年”字上边像禾苗,下边像人。禾在古代就是各类谷物的通称,就像我们今天把各种谷物叫做“农作物”或者“庄稼”一样。

  《说文解字》也称“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说的也是谷物生长周期。

  那么,为什么把年和庄稼谷物联系在一起呢?

  在古代,中国以农为本,炎帝神农氏就培育了中国最早的粟类谷物。古人通过对谷物生长周期的观察,产生了时间周期的概念,于是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又把十二个月的时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四个季节里,更明确了“春种秋收”“秋收冬藏”的时间概念。

  秋收之后,粮食归仓,丰收的谷物要由人来肩扛人背,“年”字就是人扛着沉甸甸的谷穗,表示年成、收获、丰收的意思。有了粮食,生活得到了改善,也有了过年的物质保证。

  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也就是“腊月”,古人就要举行祭天祭地祭祖先的活动,以此来表示丰收的喜悦,人们把这种活动叫作“腊祭”。这种腊祭习俗后来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新年。

  古代春节怎么休假,看完你梦回哪朝?

  唐朝  冬至春节各休7天

  唐玄宗颁布的红头文件《假宁令》写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正”即新年。春节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里有这么两个“黄金周”。

  事实上,到了唐朝后期,黄金周有3个。《唐会要》有一段专写节假调整,说唐德宗贞元年间,把寒食节的假期从3天调整到7天,加上春节7天、冬至7天,刚好3个黄金周。

  至于小黄金周,就更多了,中秋节、腊八节、夏至、唐太宗生日……这些日子统统放假3天。另外还有21个只放一天假的传统节日。

  宋朝  地方“公务员”腊月二十收工回家过年

  在宋朝,春节放假7天(一般是大年初一前后各3天),元宵放假7天,加一块儿接近半个月。宋太祖其父腊月初七去世,由此形成惯例,前后共放假3天。宋仁宗其母腊月初十生日,放假3天。旋即,冬至来临,放假7天。随即,天庆节,放假7天。一个多月的春节长假诞生了。

  明清  冬至、元旦、元宵节,一休就休一个月

  冬至、元旦、元宵三个节假以休长假的方式贯通,前后也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每到这个时候,官员们都会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本文特别鸣谢: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

  (来源/南京壹条 编辑/陆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