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将于3月3日开幕,今天住苏全国政协委员们正为如何更好履职而紧张忙碌。这其中,就有着不少新的面孔。让我们一起走近新委员。
作为主持了多项国际国内顶尖的天文望远镜技术攻关的光学专家,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大科学装置LAMOST(拉莫斯特)运行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崔向群十分关注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攻坚过程中团队作用的问题。崔向群她认为,随着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被不断释放,不少关键技术攻关都引入了团队竞争机制。这在充分调动创新积极性的同时,也带来重复研究、科研效率不高等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机制的创新,实现科技团队充分竞争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之间的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崔向群说,在国家很需要的一些重要的方面,就像当年“两弹一星”有组织地把全国的力量动员起来,打攻坚战样子的工作。这个可能涉及到体制,或者是评价体系。在科技界,政协委员都是同一个小组,所以说可以进一步的沟通和讨论研究。
从守护民众心理健康,到老龄化时代该如何养老,以及怎样保障残疾人权益……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著名作家毕飞宇,对于民生类的问题关注颇多。毕飞宇告诉记者,他曾任教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残疾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代表作品《推拿》更是描摹出盲人群体的肖像。作为一名作家,他非常渴望推动整个社会去更好地关怀残疾人,关注弱势群体。
全国政协委员毕飞宇说,有关残疾人的问题制定一个政策是容易的,我觉得关键中的关键是落实,更多的还是全社会的关注与呼吁,让这个问题成为每个人内心真正的问题。把这个问题做好了的话,我想残疾人也能爆发出更大的社会能量来,对我们社会一定是非常有帮助的。
据了解,住苏的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共有53人,连任委员17 人,新任委员36人,分属23个界别。其中,教育、科技界委员包括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高等院校负责人。来自 文艺界的委员,在美术、曲艺、文学创作、书法等方面都各有建树,充分彰显了江苏作为教育大省、文化大省和科技大省的特色。
江苏台记者马遥:人民政协是薪火相传、永续发展的事业。新一届的委员们,带着新思考、新观点,共赴新时代的盛会。他们展现出的全新风貌,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热情,凝聚更广泛的改革发展共识,也使我们对本次大会充满期待。(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马遥 杨尔希 吴刚 臧西宁)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