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时代,喧闹的街市,古老的东大街,显得有些陈旧,可这座城市的过往,就藏在古街的一条条小巷里,一个个旧旧的院落里,和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老人,他们脸上的皱纹里。
古街,很烟火
刻上时代印记的煤球炉,在东大街点燃浓浓的烟火气。
生炉子的是82岁的陈芳,古街住了40多年的居民。从前生炉做饭,现在主要是烧水给生病的丈夫暖手。
三个闺女都离开了东大街,每天都会回来看望二老。
陈芳没有想过搬走,她说她就喜欢住这,出门就是街。
古街,很古朴
迎春桥西桥头,有个迎春桥商店,无论是招牌还是样貌,都保存着“当年”的旧模样。
79岁的沈福昌,在古街居住了50多年,如今四世同堂。
老两口开这个杂货铺十余载,成了古街的独特招牌。
古街,很天然
一百多年的天水缸
74岁的潘家储一出生就喝天水,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用天水泡茶叶。这也是古街上独特的时光记忆了。
古街,很长寿
游客争相合影的,是93岁的马鸿芬,她从出生便未曾离开过古街。
马鸿芬和101岁的丈夫徐益明,结婚74载,恩爱有加。
二老生育6个子女,四世同堂,现在子孙加起来有35人。
孝顺的子孙抢着接他们一起住,她总说:我们不去,在这古街好,门一开就是人,我从小这里长大,古街近百年的事儿我都记得。
问他们夫妻俩的长寿秘诀:喜欢笑,心态好,粗茶淡饭从不挑。
古街,很如皋
古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肌理。
它保存下来,流传至今,因为那些老墙旧瓦古建筑,更因为它的古文化底蕴。
这条始建于南宋的古街,它的街头巷末都是厚重的。时光荏苒,它始终冒着记忆中的烟火气,它藏着最质朴的美好。老街巷里的居民,是这座古城最好的读者。
这一切,很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