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轻拂着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醉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4月3日下午2点多,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一病房内响起阵阵吉他弹奏的声音,吸引了其他病友的注意,大家听着这首《外婆的澎湖湾》,沉醉其中,一曲唱完,大家鼓掌叫好。
记者了解到,弹奏吉他的是住在47病床的病人,名叫李海明,今年56岁,从上周住院第一天开始,他就为病房里的病友弹奏几首曲子,深受欢迎。
参军时与吉他结下深厚“情缘”
当记者见到李海明时,他正深情地弹奏吉他,每弹奏完一曲,他都停下来稍作休息。
据介绍,李海明1962年出生,1978年参军,进入部队后,他逐渐接触到乐器,先是笛子,后来便是吉他。“那些年,我们在部队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训练的同时,平时文化生活唯一的乐趣便是吉他!”李海明告诉记者,年轻时在部队,当地大学生给他们送来磁带和书籍,其中就有与吉他相关的书籍,训练之余,他们通过看书消遣,渐渐地他就爱上了吉他。
“部队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买了吉他,但后来坚持弹奏的人并不多。我一看到吉他就喜欢上它了,多年来没改变过。”李海明告诉记者,刚开始学吉他时,电影《追捕》正在热播,那时候弹得最多的曲子就是《杜丘之歌》。他利用闲暇时间用心弹奏吉他,弹奏的歌曲越来越多,如《西班牙斗牛士》,《军营男子汉》等曲目都是他最拿手的,歌词与现实生活比较贴切。
1986年到1988年,李海明被派往云南,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3年的猫耳洞生活,潮湿、阴冷的恶劣环境严重摧残了李海明的身体,再加上没有及时医治,落下了病根。10多年前,他被诊断患上了“支气管哮喘”,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大,李海明更加要注重疾病的防护,有时稍不注意,就容易令旧病复发。这次,他因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才住院。
即便如此,李海明仍然保持着多年前的爱好——吉他。11年的参军生活令他难以忘记,退役后他加入工作,由于工作忙碌,曾有一段时间很少接触吉他。前几年退休后,李海明重拾兴趣爱好,以围棋、舞蹈、吉他这三方面来丰富生活。“退休后,我到哪里都随身带着吉他,高兴时会忘我地弹奏,愉悦身心!”李海明笑言。
“听着他弹奏的吉他,心情好了,负担也减轻了!”
对于这位“特殊”的病友,刚开始病友们大多也投以奇怪的目光。“看他住院第一天就带着吉他,挺奇怪的,住院需要安静,他带个吉他弹奏,不就打破了安静吗?刚开始我还有些反对。后来,我们才感觉到他弹奏音乐的美妙,对这位病友颇有好感。”住在隔壁床的73岁老人陈云来告诉记者,李海明弹奏的曲子很不错,白天听着很享受,住院时也不再感觉单调,心情也很愉快。
李海明管床护士孙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李海明住院时心态特别好,每天白天会给病友弹吉他,调节大家的心情。“病人善于调节情绪,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他们的治疗是有很大的帮助!”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