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叫什么名字?
那些定格在历史硝烟中的背影,
那群眼神清澈的年轻人,
在那黎明到来前的黑夜,
把自己献给了脚下的土地。
雨生万物,草长莺飞,
如果你觉得此刻,岁月静好,
不要忘记无数英烈为此负重前行。
又是一年清明时,
让我们再念一遍他们的名字,
致敬那些逝去的有名、无名的英雄们!
各界群众祭扫雨花英烈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在这里牺牲的烈士数以万计。翠柏凝春,郁郁葱葱,人们冒着细雨自发赶来这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一封封诀别的信件、一句句铿锵的誓言、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把祭奠者带回到了那个风雨如晦、国运飘摇的年代。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一百多名学生肃立在纪念碑前,通过庄严肃穆的祭扫活动,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来自南京市慧园街小学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深情地献上了一朵朵黄色的菊花。郑哲宇同学说,“缅怀先烈,在学习上也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0多位来自江苏、上海等地的革命烈士家属,缓步来到纪念碑前敬献花圈。祭奠的人群中,有一家七口显得格外醒目,他们的是烈士丁行的后代。
丁行出生于1908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党十一战区长官部军法处少将副处长,兼任河北省政府机要秘书。他利用特殊身份,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947年9月,被叛徒出卖被捕,1948年,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时年40岁。丁行就义时,丁奂吾只有1多岁,随后出生的弟弟,连父亲的面都未见过,但是父亲的精神激励着姐弟俩投身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丁奂吾说,“我们小的时候受到的教育就是,父亲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是为了党的事业舍了小家。”丁奂吾的外孙表示,“我的太外公是一个英雄,我觉得很光荣。”
程履绎烈士的儿子程常青携夫人,特地从湖北赶来,给父亲献上寄托哀思的菊花。程履绎烈士是中央大学学生,在1949年四一运动中,因被特务殴打而牺牲。程常青说,“我摸到我父亲的照片感慨万千,很伤心但又感到很光荣。”
悼念抗日航空烈士
今天,位于南京紫金山北麓的航空烈士公墓迎来了参观和祭扫高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建于1932年,安葬着3000多名中、美、苏、朝四国的烈士,他们都是北伐及淞沪抗战中阵亡的空军飞行员。
黄优雅今天带着爸爸和儿子从深圳赶来,祭奠曾祖父——航空烈士黄居谷。黄居谷曾多次率机迎战日本机群,战功卓著。1937年中秋节那天,他在镇江上空与日军机群作战时被击中座机,不幸殉国,年仅27岁。
黄居谷烈士的曾孙女说,“我们的祖先是抗日英雄,让他了解这个历史,也让他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徒步寻访南京保卫战碉堡群
今天上午,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办的"祭忆英烈寻访南京保卫战碉堡群"清明徒步活动在紫金山举行,约35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徒步活动途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纪念碑,灵谷寺路,邵家山碉堡遗址,最后再回到中央体育场东门广场,路线全长7公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建于1938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之初建的第一批碑,埋葬着三千多具无名尸体。 今天,参加徒步活动的市民纷纷在纪念碑前献上菊花,鞠躬默哀,悼念那些无辜死去的生命。
紫金山现存60余处碉堡,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抗日碉堡群。邵家山是当年南京保卫战主战场之一,这座碉堡遗址也正是保卫战的缩影,透过物化的历史再现那段英勇悲壮的南京保卫战。来到邵家山碉堡群后,人们纷纷播撒下“和平之花”紫金草种子,缅怀先烈,祈愿和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在清明节发起“祭忆英烈•寻访南京保卫战碉堡群”清明徒步活动,就是希望通过走近当年的抗战遗址,让人们记得先辈们的牺牲,把这种民族记忆、国家记忆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不仅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江苏各地,都通过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人们踏着烈士的足迹,循着烈士的遗志,点燃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泰兴市的杨根思陵园,迎来了六位老兵,年龄最大的97岁,年纪最小的也有87岁,大多负过战伤,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手臂残疾,但他们都眼含着热泪,向着杨根思烈士的雕像连续三次敬礼;在苍松翠柏掩映间的凤凰山淮海烈士纪念塔巍然高耸,草木含情,鲜花吐芳,来自徐州及周边的市民来到这里缅怀先烈;南通各大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近3000名代表走进南通市烈士陵园,通过默哀、献花、重温入党入团入队誓词的方式,深切缅怀曾经在南通大地上牺牲的近一万八千名革命先烈;“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蝶恋花答李淑一》……在淮安洪泽,朗诵者们发自肺腑 地吟诵着一首首生命的壮歌,赞颂着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武警江苏总队某部官兵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重温入伍誓词,在革命先烈前许下传承红色基因的铮铮誓言。
最后,想与大家分享一段话,出自江苏籍烈士史砚芬牺牲前留给家人的信件,读懂了它,也就读懂了英雄为何能慷慨赴死——
“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反动者所毁伤!”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江苏新闻广播、江苏教育频道、我苏网综合 记者/董雯 张涛 李璇 魏玉卿 张倩 严为 郭凯峰 罗飞 颜斌 王德俭 王文欢 任柯源 王祖曈 黄迪 姜坚 编辑/李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