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说:关于“帕金森”,我们了解得还太少

2018年04月11日 18:58:2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专稿(小编/芦苇酱)

  今天是第22个“世界帕金森病日”,1997年,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为纪念最早描述这一疾病的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将其生日设立为“帕金森日”。

最早描述帕金森病的詹姆斯·帕金森博士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帕金森患者总数超过300万,占世界帕金森病患者的一半以上,并且每年以10万人的速度递增。帕金森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7%。预计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500万人。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帕金森病”的主要致病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纹状体DA含量显著减少。

  通俗地说:人的身体之所以能够按照大脑指令正常运动,全靠脑干部位黑质细胞生产的多巴胺,一旦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就可能导致人的身体不受大脑指令控制。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

  静止性震颤:四肢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颤抖,震颤,甚至还会随着情绪变化而加剧。

  肌强直:关节僵硬、肌肉发紧,当影响到面部肌肉时,就会出现表情呆板的“面具脸”。

  运动迟缓、步态异常:四肢在进行精细动作时会变慢,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如写字困难,笔记弯曲、字越写越小。

  平衡障碍:身体前倾,步伐小且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止,在行进时胳膊协同摆动减少甚至消失,转身时会连续用数个小碎步才能达成。

  并发症:便秘、血压低、嗅觉丧失等,最终导致生活无法自理

  “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

  老年人:帕金森病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岁,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较多的人,相对用脑较少的人发病率高;

  突发意外受伤者:由于突发意外的脑外伤和频繁收到轻微撞击可能诱发帕金森病;

  “毒物”接触者:经常使用和接触杀虫剂或虫草剂等化学用品的人。

  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1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

  “帕金森病”的早期预判方法

  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由于不了解病情,患者常常延误诊疗。在我国,早期帕金森病误诊率高达30%,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帕金森病的治疗率也不足40%。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越早确诊,越有利于开展治疗。目前,国际上已有通用筛查问卷可以帮助患者自测是否患上帕金森病:

  目前,江苏南京鼓楼医院已经可以通过嗅觉阈值与识别测试仪帮助患者检测是否患上帕金森病。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张杨介绍,帕金森病早期病理改变就是从神经系统中管理嗅觉的嗅球、嗅束、嗅觉神经开始的,发病前5-10年,患者就会出现嗅觉功能减退的症状;而帕金森病中晚期发展到中晚期,才会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的运动障碍症状。

  专家提醒: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衰老会出现嗅觉减退的情况,但若还未到65岁就出现明显的嗅觉障碍、嗅觉不灵,同时还伴随抑郁、失眠等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帕金森病筛查。

  帕金森病如何预防?

  首先,防治脑动脉硬化是根本措施,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其次,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化学物质,避免或减少长期使用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同时,经常参加锻炼,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语言功能锻炼,避免劳累,戒烟戒酒,规律作息,保持平和的心态。出现帕金森病早期症状不要讳疾忌医,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帕金森病的治疗应该遵循“综合治疗”的原则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通过康复、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的方法逐步改善症状,治疗病症。

  药物治疗:通过药物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增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性以及外源性补充多巴胺,改善脑部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手术治疗: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在脑深部特定的神经核团或结构内植入电极,通过不同电压、脉宽和频率的电刺激,达到治疗或控制某些功能性神经性疾病,一般用于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

  康复训练: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肌肉力量和神经敏感性,提升患者的肢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心理疏导:抑郁症是帕金森病的常见并发症,通过心理疏导有助于病人接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手术治疗。

  关于帕金森病,这些认知才是正确的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变范围比帕金森病广泛,病因也有差异。帕金森综合征是指有类似帕金森病样表现的其他多种疾病,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以及遗传变性型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不再是“老人病”

  近年来,帕金森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全球“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患病总人数的5%-10%。30-40岁发病的帕金森患者也并不罕见。

  帕金森病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巴金先生患帕金森病多年,2005年巴金先生逝世,享年101岁

  目前,虽然帕金森病无法根治,同时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致残,但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会影响寿命。随着新型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患者能较长时间地维持高水平的运动机能和生活质量。

  (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之声、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羊城晚报、新闻晨报、澎湃新闻、头条新闻、搜狐科技,图片来自网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