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13日),在苏州“知苏达理·师说”的讲台上,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掰下一小块特意为她准备的枣泥麻饼,细细品尝之后微笑着说:“还是以前的味道,很棒。”这句话,让台下的苏州观众感到无比亲切,热烈地为这个“半个苏州人”鼓掌。
在老女排,郎平被归入“两个半苏州人”:一个是教练袁伟民,另一个是老队长孙晋芳,郎平的母亲陈刚是苏州人,所以她算是半个。
昨天,受市委宣传部、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邀请,郎平来到苏州,讲述中国女排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拼搏故事。
她
一直拼,要做好一件事就坚持做到底
“对于中国女排来讲,一切从零开始。”刚刚结束在福建漳州的封闭集训,郎平风尘仆仆赶到苏州。身穿一袭橘色休闲装的她,以贴在女排训练房墙上的一句标语作为开场。
里约奥运会夺冠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郎平已经率领中国女排开启第三个奥运周期:今年8月,去印尼雅加达参加亚运会;9月,参加世界女排锦标赛……
40年一路走来,拼搏的人生没有终点。巧合的是,1978年,郎平进入中国女排,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之后,她以“铁榔头”的威名,帮助中国女排实现三连冠,创造了女排精神。
上世纪90年代,郎平去了欧洲,在意大利执教6年,之后去了美国。在三大洲历练了一圈,重新回到中国女排,郎平笑称自己“翅膀足够硬了”。里约奥运会后,中国女排一些老队员退役了,补充了很多年轻队员。郎平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繁忙,晚上十一二点仍在回看技术录像是常有的事。
面对苏州观众,郎平感慨地说:“我刚开始没想当教练,是领导逼着我当教练的。我觉得,人这一生做好一件事情不容易,我不想放弃,要做就做到底。”
去年1月和6月,郎平分别做了左右两侧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此,郎平轻描淡写地说:“去年一年,主要是集中精力把自己的零件修理一下。每天觉得很幸福的一件事儿,就是醒来以后,身上没有太疼的地方。”
昨天,还有金发碧眼的老外专程赶来现场“追星”。小伙子柏丁和姑娘艾伦都来自英国,目前在苏州当英语教师。24岁的艾伦看到偶像,满满都是仰慕:“同样是女性,郎导这样拼搏,太不容易了,这就是中国女排精神,我感受到了,震撼,震撼!”
她
很幽默,标志性动作只因“眼镜老滑”
郎平对女排姑娘们说得最多的是“每天争做最好的自己”。在昨天的活动现场,她谈到自己如何与年轻人相处、怎样管理球队时,非常坦率地说:“像网购、手游,我都不懂,是她们教我。对于球队的管理,梦想和目标放这里,怎么样实现,相信队员会付出每天的积累和努力。”
郎平还和大家分享了她在里约奥运会期间的心路历程。“中国女排最不想碰到的就是巴西队。”2008年6月到2016年6月,8年时间,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打了18场比赛,1场都没有胜。然而,在四分之一决赛的时候,就碰到了这个棘手的对手。
该怎样稳定队员情绪、激发姑娘们的斗志?在最后一场训练课时,郎平对队员们说了这么一番话:“今天打巴西,对我们,是一场生死之战。对巴西队来说也是!如果输了,她们就会被淘汰。”
决胜局,中国14比13领先巴西一分来到赛点!这时,郎平叫了一个暂停,让队员们紧绷的神经稍稍得到了放松。她并没有安排什么战术,只是说:“一定要专注在比赛上,不要去想结果。”暂停之后比赛继续,朱婷后场进攻造成对方打手出界,拿下了关键的一分!迈过了巴西队这道坎,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女排姑娘稳扎稳打,最后,阔别12年的世界冠军,终于重新回到中国女排的手中。
比赛中,郎平有个标志性的小动作:推眼镜。女排队员们说,她一推眼镜,主意就来了。昨天,郎平风趣地告诉大家,其实不是这样的,亚洲人的鼻梁低,眼镜老往下滑。
她
懂感恩,仍然经常向恩师袁伟民请教
郎平的头衔有很多,世界最佳教练、入选排球名人堂、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等。对苏州市民来说,最亲切的一个,还是“半个苏州人”。
2015年拿到世界杯冠军后,郎平在接受采访时落泪了,她对着央视镜头说了一句恩师袁伟民教练常说的话:作为强者,要面临很多困难。
谈起袁伟民,郎平充满感恩。她说,虽然自己已经成了大家眼中的知名教练员,但她仍经常向袁导请教很多技术、指挥方面的问题。遇到这样一位恩师,郎平说:“这一生,我真的是很幸运。”
在郎平的回忆里,老女排有“两个半苏州人”,一个是袁指导,一个是老队长孙晋芳,那半个则是她自己,“我母亲是苏州人,我算半个。”郎平经常来苏州,虽然大多只是匆匆而过,但她还能很清楚得记得,“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来过,那时阿姨家还没有拆,在齐门外大街,天井里有棵很大的石榴树。”
谈起对苏州的印象,郎平用了三个关键词:软糯、文化、精气神。这次来苏州,郎平说:“苏州变化非常大,只有一个没有变,那就是苏州人讲话的软糯。”苏州给郎平留下的另一个印象是饮食,尤其是甜甜的小吃,“我记得小的时候,母亲每年从苏州回来,都要给我带很多酥糖。有一种糖是三角形的,里面裹着松仁。还有枣泥饼,上面全是芝麻,特别好吃。”仿佛是心有灵犀,昨天的活动特意为郎平准备了豆腐干、枣泥麻饼、芝麻酥糖,她尝过之后连说“还是以前的味道”。
37年前,《苏州日报》刊登了画家宫音画的一幅牡丹图:“夺金杯为国争光,学女排振兴中华”,宫音本想将这幅画送给女排姑娘,可惜没能实现。昨天,已经82岁高龄的宫音老人亲自来到现场,把自己最近新画的一幅牡丹图赠给郎平,37年前的心愿终于迎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对于未来苏州体育事业的发展,郎平说:“苏州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饱满的体育热情,苏州体育非常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希望今后在中国女排的队伍里,能够再出现苏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