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4月25至28日,由江苏宜兴市委宣传部、第一财经联合主办的“乡村文化振兴——宜兴实践”系列活动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持人、作家、文化旅游专家等深入江苏宜兴农村,实地调研乡村文化建设,探讨如何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记者来到了宜兴芳桥街道,体会其独特的地方文化气息和优秀的人文精神。
芳桥是阳羡第一人物、西晋平西将军周处的故里,还走出了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周培源。近一个世纪以来,芳桥以培源精神为载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宜兴市培源实验小学紧抓主阵地课堂,形成以“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为龙头的学科类、活动类、研究类系列校本课程十余种。在学校科技馆内有四个专用的活动室供学生们发明创造,馆内还陈列着师生的创新成果以及各类科技赛事的奖杯,而在科普广场孩子们可以通过科学互动式器材,在活动过程中了解科普方面的知识,整个校园充满了科技人文气息。
培源实验小学校长彭俊良告诉记者,学校里还种植了物联网特色农作物,让学生了解科技是如何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我们的金兰村也称为农业科技示范村,它也是建立了一种物联网,不仅仅是农机园指导,有问题就可以和全国进行交流,科技对村子的发展作用相当大。我们学校运用物联网,后一步就是和它们的连起来,让学生可以观察到作物的生长、管理等等。”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构成和内在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保障和根本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宜兴芳桥推出了以目连戏曲推广、乌米饭等美食推介、忠孝人物评选等群众赛事为特色的目连文化节系列活动,传承“忠孝”文化,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宜兴市芳桥街道副主任范燕告诉记者,文化节的举办让当地百姓得到“真金白银”:“节假日这几天,我们每天都有8-10万人次的游客来到我们芳桥,带动芳桥的旅馆、饭店,主要是餐饮类的这种增收。无形中对整个乡村旅游文化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应,打出了品牌特色。”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彭迪帆 编辑/秦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