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纪念你!马克思“三大手稿”之一首次在国内展出

2018年05月03日 16:14:1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3日上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风云激荡200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在南京大学美术馆揭幕。展览以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传播、创新为线索,串起经典作品、文献手稿、历史档案和研究成果,并辅以马克思生平事业、中国史大事、世界史大事年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至今风云激荡的200年历程。

  马克思原始手稿重磅展出

  次展出的手稿为《布鲁塞尔笔记》第IV笔记本,展出的有27张纸,其中49页写有字迹。

  这是一份有故事的手稿。20世纪80年代时,这份手稿由美国收藏家阿曼德·哈默收藏。1990年,手稿的其他部分被拍卖给另一位美国收藏家,2012年由维也纳某古董行购买。几经辗转,直至2016年,江苏弘阳集团董事长曾焕沙先生在得知这一手稿将被再次拍卖,他专程赶到欧洲并最终拍得收藏。

  这是一份有分量的手稿。这份手稿主体部分写作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1845年,包括马克思对斯托奇、平托、柴尔德等经济学家著作的摘录,还有1861年至1863年间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数学算式和家庭账目笔记。据此可推断,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过程中使用了这一笔记本。这也是目前中国收藏的唯一一份相对完整的马克思笔记本。

  这是一份有感情的手稿。据弘阳集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林永革介绍曾焕沙曾当过兵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者,他将这些理论中的很多东西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此次无偿展出这份手稿并不是曾焕沙临时起意,他常说,只要科研有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捐献出来。

  知名书法家共写《共产党宣言》

  在众多展品中,最令人震撼的是由5位书法家联合创作的22米长《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卷轴之上,用小楷书写的近15000字《共产党宣言》整齐排列、干净利落,字体圆润、娟秀、挺拔。


       说起创作时的艰辛,书法家孙晓云说:“书写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非常紧迫,但是没有人有任何犹豫,都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大家手写麻了,腰写扭了,眼睛写肿了,仍然在坚持着。并且一遍遍地校对,不能有一个错别字。在《共产党宣言》发布170周年之际,第一次由多位书法家合作完成这幅作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有着特别的意义。

  有深度有温度的《马克思是对的》

  展览现场还特设展厅播放由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曾参与节目录制的青年代表、南大哲学系学生孔伟宇也来到现场,与参观人员分享他的感受。“在节目录制的前一天,我们研究一首马克思的诗到凌晨两点。这不仅是为了节目呈现的效果,更是为了升华我们对马克思的了解。我觉得研究马克思主义,就需要这种钻劲儿。”“150多年前,马克思写下经典著作《资本论》,为什么到今天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孔伟宇在节目中问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很多人心里的疑问,想知道专家学者是怎么解答的吗?自己去节目中找答案吧>>

  马克思的“另一面”

  现场还复原展出了马克思伦敦时期的橡木扶手座椅,毕业论文、毕业证书等展品,《资本论》早期版本和世界各地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所制作的纪念产品也在展览之列。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张义修也是此次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的主讲人。在展区内他向记者介绍了马克思的家庭生活。他指着马克思的自白手稿说这是他和家人常玩的一种问答游戏类似今天的快问快答。在他看来这样的游戏也让后人了解到马克思有趣的一面。

  参观观众纷纷表示难得一见,获益良多。南大哲学系研究生李昀柏说:“这个展览展现了马克思的思想历程,尤其是真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这个是平常很难见到的,它是马克思思想的原始记录。现在大部分的学术研究都用的是中文译本,这个手稿可以帮助我们看到马克思当时在具体词汇上的选择,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他的本意;手稿中我们还能看到有些内容被划去,有些被添加,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的思想转化的脉络。”

  本次展览系江苏省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将持续展览至63日,欢迎大家共同去回眸一段历程、重温一份手稿、凝望一座雕塑、欣赏一幅长卷、走过一面书墙、进入一个场景、追溯一把椅子、观看一组视频、跨越一次时空、感悟一种力量。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