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高温组团来袭

2018年05月15日 16:35:57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强对流天气是什么?】

  就是伴随有雷暴的对流性大风(≥17.2米/秒)冰雹和短时强降水(≥20毫米/小时)等天气

  【强对流是怎么形成的?】

  当低层的空气从地球表面接受到足够的热量温度就会升高,而中高层大气仍然处于相对冷的状态时,大气即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层结结构。

  如果此时低层大气在锋面、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下被迫抬升至一定高度,或继续接收大量热量时,低层的大气会剧烈上升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流。

  同理,近地面较热的空气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并形成一个上升的湿热气流。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气温下降空气中包含的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下降时又被强烈的上升气流“托举”,当“托举”得高度足够高时,还会形成冰相粒子,如此反复不断,小水滴变成大水滴甚至冰粒子,直到大水滴或冰粒子“胖”到高空气流“托”不动,最后下降至地面形成雨或雹,当下降的气流足够大时还会在地面形成大风。

  【今天为什么要介绍强对流?】

  重要天气报告:15日夜里-16日我省自北向南有明显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天气

  一、天气预测

  据最新资料分析,预计15日夜间-16日,我省自北向南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沿江以北地区雨量较大,部分地区可达大到暴雨,降雨期间大部分地区将伴有强雷电,局地有短时强降水和8~9级雷雨大风。17日降水南压减弱。18-20日我省仍以阴雨天气为主。16日我省沿江苏南地区有35℃左右高温天气。具体预报如下:

  15日下午到夜里沿淮和淮北地区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等,局部大到暴雨,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将伴有强雷电,局地有短时强降水和8~9级雷雨大风;淮河以南地区多云。气温:沿江苏南地区25~35℃,其它地区23~33℃。

  16日沿淮和淮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其它地区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沿江以北地区雨量中等,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全省大部分地区将伴有强雷电,局地有短时强降水和8~9级雷雨大风。气温:沿淮和淮北地区25~30℃,苏南地区25~35℃,其它地区25~32℃。

  17日淮北地区阴转多云,淮河以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气温:沿淮和淮北地区22~31℃,其它地区24~32℃。

  18-20日我省仍以阴雨天气为主。

  二、建议

  1.注意防范强降水、雷雨大风、强雷电等对流性天气对交通运输、户外作业及人身安全的影响。

  2.防范局地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及滑坡等地质灾害。

  3.做好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降湿,防止农田湿渍害的发生。

  15日淮北地区、16日全省大部有明显降水,并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明天部分地区雨量可达大到暴雨,同时在即将到来的夏季强对流天气也是位“常客”。

  【遇强对流天气该怎么办?】

  1、【关注预报】了解最新天气预报及预警

  2、【聚焦实况】可通过江苏气象官网微博、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通app查看最新雷达回波图,了解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位置、强弱趋势、移动方向。

  3、【防范雷电】

   4、【防范大风】注意加固室外易坠物以及港口设施,出海作业船只和海上养殖人员回港避风。

  5、【防范短时强降水、冰雹】

  ①遇积水路段注意观察,尽量绕行;

  ②汽车遇积水熄火时不要再次启动,务必下车至高处等待救援;

  ③及时排除农田积水;

  ④妥善安置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设备等室外物品,以及家禽和牲畜等。

  【天气追踪】

  14时42分,连云港东海局部有强回波生成,需注意防范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淮安以南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35℃以上

  截止16时我省最高气温出现在常州溧阳(37.1℃),日最高温榜单top10均在36℃以上!

  沿淮和淮北地区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其它地区今天夜里多云,明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沿江以北地区中等,部分地区大到暴雨

  全省偏南风4级左右,有雷雨地区雷雨时有短时阵风8-9级

  明晨最低温度: 全省25~26℃

  明天最高温度: 沿淮和淮北地区29~30℃,沿江和苏南地区35℃,其它地区32℃左右

  5月17日本省西北部地区阴转多云,其它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

  5月17日最低温度: 淮北地区21~22℃,苏南地区25℃左右,其它地区23℃左右

  5月17日最高温度: 全省31℃左右

  5月18日沿江和苏南地区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本省西南部地区中等局部大,其它地区多云转阴

  5月18日最低温度: 本省东北部地区20℃左右,苏南地区23~24℃,其它地区22℃左右

  5月18日最高温度: 本省东北部地区26~27℃,其它地区30℃左右

  (来源:江苏气象、江苏新时空;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