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2 月,曾有两名 " 精日 " 分子穿着仿制日军军装在 " 西山碉堡群 " 前摆拍合影,引发众怒。近日,抗战史学者、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和南京文史研究者杜黎明,又在 " 西山碉堡群 " 附近发现了疑似战壕遗迹。他建议文物部门尽快展开勘查研究,将其增补列入 " 西山碉堡群 " 之中。
△此处战壕与位于 T80 科技文化国际社区内的碉堡互相呼应
现场:疑似战壕绵延数十米,并保存有机枪射击位
" 这一块我来了三十多次,我当时想,西山碉堡群一带肯定还会有其他遗址,就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再来找,就有了新发现。" 丁进告诉现代快记者。当初,他和三位南京文物保护志愿者和抗战史学者共同努力,向文物部门提交西山碉堡群的文物认定申请,并成功认定为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
△中间凹槽是射击位
5 月 15 日,记者跟随丁进探访了位于邵家山北侧密林中的战壕。沿着 T80 科技文化国际社区东侧外墙走上百米,再攀上一段山路,就能发现战壕遗迹。这是一片利用自然山体挖掘构筑的战壕。前后掩体是石块,上面长着一层青苔,中间坑道宽约 1 米到 1.8 米之间,有落叶和泥土覆盖在上面,绵延数十米。在其中一侧的山石上,还保留着 2 个较为清晰的机关枪射击位,呈 " 凹 " 字型。" 等于是在岩石中,切出一个凹槽,并且两处凹槽规制基本相同。当时机关枪需要支架支撑,如果架在战壕上,容易遭到敌人打击,机关枪手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他还表示,这段战壕和老虎洞阵地遗址的战壕完全相同。 而在直线距离 100 多米外,就是位于铁匠营 80 号的 T80 科技文化国际社区内的半圆柱型碉堡互相呼应。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处碉堡有 4 个射击位,唯独靠近山体的一侧是平的,其后侧山体就是战壕发现的所在地。" 这也能解释了,因为后面有大量战壕,所有碉堡北面就不设置射击位了 "。
建议:将此处战壕增补列入文保范围,呼吁将其纳入《中山陵文物保护规划》
△中间坑道就是战壕遗迹
记者了解到,2016 年 12 月,他和吕晓其、王强、唐恺等一共 4 位南京文物保护志愿者和抗战史学者向文物部门提交西山碉堡群的文物认定申请。2017 年 11 月,由南京玄武区公布为 " 区不可移动文物 "。
丁进希望, 文物部门能展开勘查认定,将其增补列入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 " 西山碉堡群 " 之中。又由于此处碉堡地处紫金山南麓,曾经见证了南京保卫战的激烈交战过程。他呼吁相关专家考虑将西山碉堡群、老虎洞阵地、陵园新村保卫战遗址等处,纳入正在编制的《中山陵文物保护规划》 中。
当天,记者将这处发现转告给玄武区文化局相关工作人员。她表示,希望发现者能提供相关文献资料来佐证,此处战壕属于此前已被列入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的 " 西山碉堡群 " 范围。他们将在收到申请后,尽快召集相关专家论证,并前往现场核实勘查。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季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