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一座屹立在长江之畔、历经风雨的沧桑古城,7000多年文明史演绎出许多或美丽或雄壮的故事,也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这些惊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无数金陵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是古都南京独有的文化瑰宝。借着2018南京名城会的契机,5月26日,国际设计大师、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以及企业家代表齐聚金陵,在“大观园”江宁织造博物馆,共同探寻非遗传承与创新之道。
更多采访内容戳↑视频
我苏网讯 (记者/程梦青,视频/李昌泰 赵姗姗)“金陵有百花,最美是绒花”,绒花是中国富贵文化的代表,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便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清时代更具规格,清康熙、乾隆年间为极盛时期。南京绒花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介绍,当年南京的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是热闹非凡的“花市大街”,这里是绒花的海洋,经营绒花的店铺盛极一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绒花的制作以家庭作坊为主,制作绒花的业主主要分布于城南门东、门西地区,以马巷铜作坊、上浮桥等地段为多,全城有四十多户。
赵树宪现场制作绒花
绒花制作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慢工出细活儿的工艺,前后需要经过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近十道工序,赵树宪笑说:“有的人说我要一枝花,要赶快做今天我就要,那肯定是不行的,一天肯定做不出一枝花来”。也正因为如此,绒花手艺人越来越少,如今,赵树宪已经成为南京唯一从事绒花制作的老艺人:“年轻人对这个感兴趣的还是很多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留下来学习的人很少。”赵树宪说。好在,经过多方努力,目前赵树宪已经有了两个徒弟,绒花手艺传承开始有了希望。
赵树宪参展作品
穿上一身苏绣旗袍,别上一只绒花胸针,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江南女子形象。精美淡雅的苏绣,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雪芳,就是它的传承人。梁雪芳出生于苏州镇湖,自幼随母亲学刺绣,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先生,后北上清华大学师从林乐成先生,进行纤维艺术研究,并由此创作了《荷韵》、《尔若盛开》等作品,逐渐形成了静净朴实、高雅简洁的艺术风格,其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梁雪芳参展作品
刺绣对于梁雪芳来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含义:四十年前,做刺绣是家教和修养;三十年前,做刺绣是学手艺和生计;二十年前,做刺绣是追求工艺技术的不断精进;十年前,做刺绣是表情达意,观念转换;如今,做刺绣是重归生活,一针一线,一开一合,即是一呼一吸。梁雪芳说,刺绣是生活,刺绣是青春,要让现在的年轻人接受它、触摸它、感受它,这样刺绣才能够活在我们的生活里,才能得以传承。“很多人到了我们绣坊,看到我妈妈每天在橱窗里面绣花都会问,你妈妈八十多了你还让她每天绣六七个小时,那么辛苦,但其实你去问一下我妈妈,她会告诉你,世界上再有没有一种行当,能够像刺绣这样让人快乐。”梁雪芳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专题>> 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