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夜宵你会想到什么?
烧烤肯定占一席吧!
有人甚至说
只有烧烤才是夜生活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想象一下,夜幕降临,热闹的夜市烧烤摊,各种食材被烘烤出最原始的香味,食客们觥筹交错、谈天说地!但此时此刻,烧烤摊周围正准备休息的市民,却被迫开始接受油烟的洗礼。
2015年,《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烧烤扰民的情况有所收敛,可投诉声依然此起彼伏。记者通过几个夜晚的走访,画出了一幅“南京烧烤地图”。
地点:南湖东路13路公交车底站在南京要是没吃过南湖的烧烤夜市,你都不敢说自己是个资深吃货。
夜幕降临,南湖东路上露天烧烤摊一字排开,还有占道经营的大排档,就连原本在沿街门店里经营的土菜馆、龙虾店,也把炉子、桌椅摆上了人行道。
记者了解到,这些烧烤摊大多使用最原始的烧烤炉,浓烟向空中直排,更有甚者还用电风扇对着烤炉吹风,加速排烟。
在这些摊点的楼上,车站南村居民日复一日在烟熏火燎中生活。
“烧羊肉串的那个烟,乖乖,把家里头熏的,亏好没有婴儿,要是有婴儿的话我们都要熏得吃不消中毒了。”南京市建邺区车站南村居民叫苦不迭。
除了饱受油烟煎熬,居民们还得忍受食客的欢歌笑语。“吃饭喝酒的声音,喝酒讲话的声音特别大,还有炒菜那种响的鼓风机,响得不得了,没有办法。”
有居民实在忍无可忍,向相关部门投诉反映,可是却没见到什么成效。
“我们打过110,有什么用啊,还是嫌吵,我觉得管了也没有用,管了就歇一两个月,然后又摆了。”
地点:茶南路、所街、文体路其实,在南京市建邺区,之前还有茶南路、所街、文体路等多个露天烧烤点,经过这两年的治理,这些地区露天烧烤扰民的状况已经大为好转,可南湖东路这处露天烧烤排挡却始终很坚挺,这个问题困扰着附近居民,也值得当地主管部门深思。
地点:城北金陵小区在南京烧烤地图上,位于城北金陵小区的露天烧烤点,其规模和南湖东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金陵小区建于1982年,曾经是下关地区最大的住宅小区。这里的烧烤夜市,在南京吃货的心中排名很高。早在三年前,我们就报道过这个露天烧烤点扰民的情况。
燕江园小区门口两家烧烤店隔街相望,虽然都有门面,却都把烤炉摆到了人行道上。不远处还有一排龙虾店,也都在占道经营。靠近燕江路一侧的居民,不堪其扰。
“烧龙虾的油烟都从家里面穿墙而过,没有烟道。只要我们家里面开着窗户味道全能进来,家里面总不能不通风吧?”燕江园小区居民很不满。
此外,噪音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到半夜的时候,外面乱喊乱叫的人都有,开到半夜,凌晨一两点都有,家里面有小孩的,小孩半夜都哭。”
除了油烟和噪声污染、占道经营之外,每晚积累下的各种垃圾,也对小区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老鼠成灾了都,这龙虾饭馆开的,怎么能没有老鼠呢?”
顺着金陵小区往南不远,就来到了南京城北另一片规模较大的烧烤夜市——新民路,这里的烧烤店可以营业到凌晨三点。
这家烧烤店虽然使用了无烟烤炉,可还是不时有黑烟往外窜。虽然经营户表示烟都经过了过滤,也没有噪音,但楼上的居民并不这么认为。“窗户根本就不能开,开了晚上回来之后都是那个烧烤的味道!”
记者调查发现,这一带的烧烤店在处理油烟方面,多数还算做得到位。可奇怪的是,这家烧烤店烟道和烤炉都没问题,怎么还在往外冒黑烟呢?
“这个烟是我对着吹的,不吹烟全部上去了,我是怕吹到自己。”烧烤店经营户称。
跟南湖和城北相比,城中地区的一些烧烤店多数都能规范经营,1912街区附近的烧烤店,没有占道经营的情况,烟道设计也比较合理。
调查期间,记者只发现一家烧烤店往外喷黑烟。而在三山街附近,也只有这片露天流动摊点在占道经营。
流动摊点经营户称,在这里就是随便摆,市容来了就跑。“我以前在南湖那边也是摆的,那边就管得松,这边就管得紧。”
对于很多人来说,路边摊的烤串和啤酒,不仅是一种味蕾享受和饮食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情调与城市记忆。可或许很多人并没有想过,这种烟熏火燎究竟会给环境和健康带来怎样的危害。
怎么看待烧烤等夜市排挡?在"六五"环境日前夕,江苏广电总台节目研发与受众研究中心面向全国1940人展开了调查。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表示烧烤店或夜市排挡"有需求才有存在,但需加强规范和管理";28.8%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店"烦人、扰民,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觉得"方便周围居民的生活"的人仅占6.4%。
可见,大多数人对周边烧烤店等一些夜市排挡的现状仍有看法和意见,期待更加规范、有力的管理。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关玮玮 罗飞 郑伟康 编辑/李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