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端午民俗花样多

2018年06月14日 14:29:15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4

  巧手缝制花样五毒衣、制作多彩环保香囊,包裹传统“灰汤粽”、投壶游戏……近日,葑门片区(双塔街道)多个社区举办“花样端午多彩民俗”活动,居民齐聚,回归老苏州传统习俗,共度快乐的端午佳节。

  缝制“五毒衣” 让孩子健康长大

  按照老苏州的传统习俗,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给小宝宝穿上“五毒衣”,可以辟邪去秽,让孩子平安健康长大。觅渡社区邀请了传统手工艺匠心达人杨云指导居民、青年党员以及葑门实验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制作花样五毒衣。

  活动现场,居民们认真缝制,不一会,一件件美观的五毒衣就做出来,上面绘有老虎以及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图案。居民还一起制作了艾草驱虫香包。居民告诉记者,“艾草特有的芳香气味,可以让恼人的蚊虫和‘五毒’远离。另外,艾草的形状像鞭,在民间传说中有驱毒辟邪作用。”

  包裹传统“灰汤粽”

  让传统回归

  近日,横街社区组织了一场包粽子活动,几个巧手阿姨包的粽子却与众不同——用灰汤水浸泡出的“灰汤粽”。“这是正宗的老苏州传统‘灰汤粽’,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看到了。”横街社区居民顾菊英说,过去,大家会把没有腐烂的稻草或晒干的蚕豆壳烧成灰,将灰放入容器灌水溶解后滤除杂质,再将糯米放在灰汤水中浸两三个小时后包成粽子,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俗称“灰汤粽”。稻草灰中的碱能让粽子煮得又糯又粘,并且会让粽子发黄,煮出的粽子通体金黄,有点类似琥珀,而且表层的米粒已经化开融为一体,口感十分软糯。

  投壶游戏中感受快乐过节

  昨天下午,沧浪亭社区的居民们聚到古保建筑吴宅,开展了一次“古城保护·文化集市”迎端午活动,在充满传统文化味道的投壶游戏中感受端午节的快乐气氛。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我们今天玩投壶,一是用投这个动作致敬端午节的吴地渊源,二是领会传承文化的精神。”活动现场,志愿者小陈边指导居民玩游戏,边向大家介绍投壶的意义。居民们玩起来认真投入,张阿姨连续投中六支箭,拿到一份消暑用品作为奖励。她高兴地说:“这个端午活动很特别,融入了仪式感和趣味性。”

  游戏后,居民们有的用象征着廉洁的荷叶包起了粽子,有的逛起了端午文化集市。这个集市由居民自发带上家里闲置的书籍、文化用品或生活用品前来摆摊义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社区助力“微公益”。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