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报纸文章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以此为契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全体人民开始了载入史册的轰轰烈烈的伟大历史进程--改革开放。回首这段历史,它是风云变幻的四十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它是艰苦卓绝的四十年,突破内忧外患的艰难困境,党和全体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它是焕发生机的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孕育了新时代的伟大梦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牢固扎实的厚重基础。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实现伟大的梦想需要坚持进行伟大斗争,需要加快建设伟大工程,需要不断推进伟大事业。伟大事业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始于改革开放,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如何正确推进伟大事业,事实上就是如何正确坚持和发展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三项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更不是凭空得来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共同选择。随着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改革也将遭遇更多阻力和风险。但是从四十年的历史来看,正是依靠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破除了一些西方学者的所谓“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异常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正是依靠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刚刚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民从迷茫困顿走了出来,开始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新的时代,改革的事业必须始终捍卫党的领导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改革事业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人民意愿的必然选择。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始终牢记人民的主体地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这其中,既有敢于突破人民公社旧体制,在广袤的黄土地上默默耕耘的农民,也有不惧顶着“走资本主义大帽”、敢闯敢干的企业家;既有逾越艰难险阻,凭卓越的才华和宽阔的视野造福一方的政治精英,也有扎根基层,在基层改革的实践中默默付出的普通干部……改革开放每一次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在理论上的创新,都离不开亿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民群众成就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也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随着时代变革不断发展的理论。从党的建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伟大引领。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作出的伟大方略。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