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点燃"新动能"!新型研发机构激活江苏创新"加速度"

2018年06月24日 18:57:2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以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主题,专门安排一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目的是强化抓基层、抓基础、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夯实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基础。为集中展示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创造发展特色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从2月23日起,《江苏新时空》推出系列报道《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进一步推动在全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

"新体制"点燃"新动能"
新型研发机构激活创新"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总书记要求为指引,江苏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抓手,盘活创新资源,加速成果转化,支撑产业技术不断更新。

  前不久,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正式落户江北新区,这是英国剑桥大学创办800年来,在海外唯一以大学冠名的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导创新型科技企业在南京落地。

  剑桥大学校长杜思齐:“我们非常深刻地意识到南京市政府在发展新科技和医疗健康这方面的雄心,我们也确信通过这次合作,会使南京成为这方面一个核心的位置。”

  新型研发机构是当前南京打造"创新名城"的重要抓手,也是江苏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词。作为科教大省,江苏创新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却不高。如何激活主体抓创新?打破身份界限、设立市场化运营机制、赋予科研团队最大收益权的新型研发机构"成了“突破口”。

  南京市科委副主任蔡伯圣:“我们要人才持大股,政府少参点股,人才真金白银投进去了,对研发机构负最大的责任,积极性调动最大。”

  把科技体制创新落实在新型研发机构的打造上,江苏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先行先试。自2014年起就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通过一所两制、项目经理等新模式,在全省各地布局38家新型研究所。经过四年多孵化,不少"沉睡"的科技资源开始苏醒。

  江苏台记者黄蒙:“我身后的这台机器正在抓紧生产的,是最新一代研发出来的空气净化材料,这样的薄膜材料很轻很薄,但是它对pm2.5的隔绝效率呢却能够达到99.99%,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了工业除尘以及家用空气净化器等生产生活领域,而这样一项先进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车间,得益于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一场体制改革。”

  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加盟省产研院后,实行"一所两制"改革,高校运行机制和公司化运行机制双轨运行,前者负责基础原创成果产出,后者负责二次开发和转移转化,教授们有什么成果,第一时间就能传递到公司,由公司招募团队进行产业化操作。目前孵化的"膜公司"达到30多家,创造的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工学院院长范益群:“原来的高校或者科研单位,目标不一定是以市场为导向,但是我们这个地方,鼓励教师去创业。科技人员的持股,以前是30%到35%,现在已经突破了70%。”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去行政化,没有行政级别,最核心就是企业化的用人和激励。总的目标是把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内在的动力激发出来,要有原创性的标志性的技术成果出来,要有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孵化出来。”

  目前,由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知名科学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为主体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在江苏蓬勃发展,总数已达300多家,为支撑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蒙 章斌炜 夏敬栋  南京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