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铮主演的新片《我不是药神》,目前还在点映阶段,就赢得了火爆的票房和关注。电影讲述了白血病患者在买不起天价救命药的情况下,找一位保健品店老板买印度低价仿制药的故事,法理和人情之争,引发了观众的讨论和深思。
《我不是药神》超前点映 票房口碑双赢
影片《我不是药神》讲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在收获巨额利润的同时,一场对白血病人救赎的拉锯战也逐渐展开。影片自6月30日开启全国分时段点映后,在票务平台评分9.7分,豆瓣评分9分,点映票房已经突破了一个亿。诸多影评人给出优秀的评价,称是国产片中少见的兼具娱乐和现实意义的影片。幸福蓝海国际影城荔枝广场旗舰店市场经理董璐也表示,很多观众都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影院充满抽泣声。
改编自"药侠陆勇"真实经历 探讨医疗困境
这部影片其实取材自几年前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药侠陆勇"案件。无锡人陆勇是一个企业家,却不幸患上了"慢粒细胞白血病",没有配型成功无法手术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病情,需要坚持不断地吃一种叫"格列卫"的昂贵的瑞士进口药。陆勇说,这药价格是23500元,120粒、12克,回来按照重量算了一下,是黄金价格的10倍。到2004年,服药两年,花费了70万。
陆勇在与国外病友的交流中,得知印度有廉价的仿制药,他购买并服用仿制药一段时间以后,身体的各项检查指标竟然都合格。陆勇将这一消息发布到了病友QQ群上,全国先后有一千多名患者向他"取经"。然而根据法律规定,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许可生产或者进口的药品,一律视为假药。2015年1月,陆勇被警方批捕,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罪"起诉。随后,一千多名病友写信给法院为他求情。最终,检察院决定撤回对陆勇的起诉,陆勇获释。不久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销售国外仿制救命药作出了说明。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导王新表示:“如果从国外进口少量的药品,没有造成他人人体损伤或者延误诊断,并且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最终,陆勇的这一传奇经历被搬上大屏幕。而影片所反映的:进口的抗癌药物价格昂贵,并且大部分不纳入医保这一问题,也逐步得到了解决。从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实施全部进口抗癌药零关税,打开药品降价空间,同时,全国多地也在将多种抗肿瘤药物纳入基本医保范围,减轻患者负担。
《我不是药神》原计划7月6日8:00上映,现在已经提前到7月5日零点上映,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先睹为快。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李璇 编辑/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