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让无数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加强医药研发的重要性,医学医药人才更应视为国家重宝。
就在8日上午,一位无锡籍中国病理学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刘彤华教授与世长辞,享年89岁。
她一生默默从事病理诊断60多年,取得了胰腺癌基因诊断等系列成果,率先提出肿瘤靶向治疗需要靶向诊断,她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泰斗,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听说过她?
知名专业医学微博为她挂起哀悼蜡烛
5年完成7年制学业
1929年11月13日,刘彤华出生于无锡,幼年的她体弱多病,因经常求医问药而和医生结缘,并立志“从医治病救人”。
1948年19岁的她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52年该校并入上海交大医学院),当时的学制是7年,但她仅用了5年就学成毕业。
毕生献给中国医学
60多年专研病理学
毕业时的刘彤华一心想的是当一名临床大夫,但是在国家需要和个人理想面前,她选择了服从国家安排——解放初期我国基础医学教师匮乏,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们要选择一门基础医学作为专业方向,她选择了更能接触病人的病理学,从此开始了60多年的病理学研究生涯。
一辈子热爱又认真
身上有协和人的烙印
刘彤华随后来到北京,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学高师班进修,进修期只有1年,当时的中国病理学泰斗胡正祥教授,引领她真正热爱上了病理学这个人生转折点。刘彤华后来在很多场合都反复提,老教授们的仔细认真、引导式教学在她心底烙下了深深的情结。
▲1952 年,刘彤华(中右三)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系高师班师生合影。
于艰难中苦求索
挑起协和病理科重担
学成后刘彤华在军医大学任教3年,接着又毅然回到了协和肩负起建立协和医院病理科的重担,那时正值文革,协和医院病理系已搬赴四川简阳,她只能带着两个技术员白手起家,医院穷得连切片用的玻璃片都买不起,她将废旧的玻璃片回收回来,冲洗、加热、烘干以备再次使用,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她也坚持每天早早来到科室,亲手制作切片,在显微镜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
▲1982年4月8日,一次病理会议,刘彤华(右)与刘爱民大夫看片。
坚韧是刻进骨子里的
心里总是工作、工作
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坚韧品质,在刘彤华身上也有诸多体现:
在北京上班挤公交车人太多,她曾被挤成肋骨骨折,休息了没多久她又投入工作;
80岁时因摔伤额头缝了7针,休息了不到20天又出现在了办公室。
2016年3月面对一些专业刊物的采访,她风趣地说摔倒、跌倒已如家常便饭,光想着工作稀里糊涂就受伤了。幽默话语让人忍俊不禁又肃然起敬。
▲2016年,87岁高龄的刘彤华还在坚持亲自坐显微镜前做病理学切片研究。
刘彤华教授个人主要成就
刘彤华教授最后出现在协和医院的正照
1980年,刘彤华率先在国内应用细针穿刺的方法,从而有效的地提高了胰岛增生和胰岛素瘤诊断正确率,避免了对胰腺的创伤。首先在国内以形态计量法成果建立了胰岛增生的诊断标准。这些研究成果对临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1985年,刘彤华在国内外首先提出“胰内绵脆管环形壁内浸润是胰头癌的一种特殊的生物学行为”,震惊医学界;
1994年编纂巨著《诊断病理学》,蜚声海内外;
2001年刘彤华挂帅国内第一个分子遗传病理实验室,率先在国内提出了肿瘤靶向治疗需要靶向诊断的理念,在肿瘤靶向治疗的基因检测和分析方面均居国内领先,吸引了世界目光。
刘彤华与另外两位病理学家李维华(甘肃临洮人,1927—2014)、杨光华(重庆人,1927—2006),并称中国病理学界泰斗级的“三华”,如今“三华”都已仙逝!
思想开明而豁达
积极送年轻人出国深造
1999年刘彤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她已多次获国家和卫生部奖项,已然成为业界的一座丰碑、中国病理学学科的一面旗帜,然而自己却从未出过国深造,她对此回应说:我们那代出国机会有多难我感受太深,现在年轻人脑子活、精力旺,给他们好的发展平台比什么都重要,让我们的年轻人与国际最先进接轨,学成归来对国家才是更有利。
1993年时的刘彤华
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她的毅力让年轻人惊讶
刘彤华渴求新知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更让人惊叹,每天7点之前,她第一个到达病理科,快速浏览最近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成果。她曾用一个周末就通读完全英文《软组织肿瘤学》 ,让科室里的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她时常感叹现在的时代多好,有电脑、有网络,获取知识更便利,也再三叮嘱学生一定要学会利用最先进的工具,迅速地抓住方向从而有所建树。
昔日江南无锡一才女,如今霜染两鬓名院士。显微镜为伍、放大镜做伴,窗外万事不纷扰,一心一意病理片。她以大智大勇向一个个惊涛骇浪发起质疑,她用火眼金睛将善恶自然分在两端。从事病理诊断研究50年来,她的意见成为全国病理诊断的金标准。——刘彤华教授2007年荣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时的颁奖词
刘彤华教授还有这些贡献
今天很多医学界人士在微博悼念刘彤华教授
1、由于刘彤华的坚持,北京协和医院从1916年起的全部尸检档案、1917年起的全部外检档案,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这是一笔无可估量的医学档案财富,被很多外宾誉为“稀世珍宝”。
2、病理医生做诊断,要承担的压力和风险并不亚于临床。在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势下,或由于经验不足,或出于规避责任,一些病理科医生对跨界或有争议的问题常不敢下定论,病理报告中有时会出现“可能为A或B,但也不排除C”这样模棱两可的诊断。从事病理事业60余年,经刘彤华之手阅过的片子、签发的报告达30万份之多,然而,刘彤华签发的任何一个病理报告都有明确的诊断,体现出干练、精准、坚定、果敢的“刘氏”风格。
3、同时刘彤华还是中国妇科肿瘤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她和林巧稚前赴后继,从临床病理学入手,丰富了《林巧稚妇科肿瘤学》这套专业巨著,却从不贪功。
刘彤华教授从读中学时离开无锡把一生献给了中国医学事业,我们在寻找采访对象时才发现,她和无锡的交集竟然那么模糊,时光匆匆,70多年过去了了解她的无锡人还剩多少……
但她一生所阅、签发的病理切片中,也许就有无锡患者的,她离我们并不遥远,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来源:江南晚报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