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发改:跨越发展蹄疾步稳

2018年07月23日 07:18:11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城市风光


连镇高铁建设现场

  2015年以来,淮安市发改委已荣获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级先进机关党委、沿海发展工作先进集体、规划编制先进奖、工作创新及重要成果奖、信息系统优秀成果奖等7项省级荣誉。与此同时,还获得全市文明行业、“十佳”学习型党组织、“五一”劳动奖状、101%服务十大品牌等23项市级荣誉。连续3年实现“一等两优”大满贯,荣获全市跨越发展考核优秀单位、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和软环境评议“十佳”单位。

  3年7次获得省级奖励,淮安市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弘扬践行“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新时期淮安精神,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蹄疾步稳。

  抓机遇实谋划 发展空间全面拓展

  深度对接战略布局。扎实推进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一区两带”建设,高质量完成江淮生态经济区、大运河文化带基础研究报告,大量“淮安元素”融入国家和省规划。特别是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提、首推和首位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上报国务院待批。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务实推进战略落地。按照“东融西拓、南连北接”思路,制定向东全域融入沿海开发、向南联动长江经济带、向北对接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实施方案。坚持“谋势”和“取实”并举,制定“十三五”时期对接重大战略规划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和2017、2018年度行动计划,以“有形”项目推动“无形”战略落地生根。

  加快推动战略合作。精心筹办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7次市长联席会,牵头成立长三角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宁淮挂钩深度合作规划获批实施,宁淮新兴产业科技园列入省南北共建园区,宁淮铁路初步列入长三角城市群城际轨道网规划。完成援疆援藏各项工作,投入4.07亿元实施27个援疆项目,完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援疆工作走在全疆、全省前列。

  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全国地级市首家以“多规合一”为主线编制全市“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淮安全域融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淮安大学等近30个重大事项纳入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推动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全市“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实施方案,配套编制主体功能区、健康养生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20多项规划,指导编制29项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和走势,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按季开展工业景气调查,定期分析经济运行、投资运行、项目审批和服务业发展情况。扎实开展淮安市“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中期评估,力促规划蓝图变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效。

  持续深化重大课题研究。重点中心镇建设调研报告、发展新型经济系列调研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出台聚焦富民18条、培育创建特色小镇25条、促进投资发展36条等40余份文件。牵头编制淮安市推进高质量发展“1+8”工作方案、推动淮安高质量发展决定、省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任务年度分解方案、目标责任状,使各县区各部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所遵循。

  调结构快推进 重大项目有效突破

  项目督查推进方式持续创新。建立“一考二报三单五制”机制,运行重大项目动态监测系统,开展市主要领导月度督查会办、半年督查推进和省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系统项目督查(稽察)行动月等活动,每年滚动实施220个市重大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个数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三”。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铁进入全面架梁阶段,宁淮铁路、沂淮铁路有望“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淮安成为国家规划“八纵八横”高铁通道节点城市。淮安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主体建成,争取民航基金1.7亿元,5个通用机场列入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

  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构建。敏安摘获全国第五块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把好项目引进准入关,源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简化优化审批流程,运用投资建设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加强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

  聚力打响“六在淮安”品牌,构筑苏北现代服务业高地。构建物流、金融、旅游、商贸四大基础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三大新兴服务业等“4+3”特色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截至2017年底,全市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41.7:48.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12年提升7.5个百分点。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每年滚动实施200个5000万元以上特色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龙宫大白鲸嬉水世界、传化智能公路港一期、天泉湖养老社区一期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平台载体扩量提质,2017年新认定市级服务业集聚区8家,原有29家省市级服务业聚集区入驻企业1.4万家。淮安现代商务集聚区获批首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生态物流园获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制定“互联网+”20项行动计划,发展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新金融。

  抓试点促发展 重点领域深化改革

  以改革“试点”破解制约“瓶颈”。获批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涟水、洪泽、金湖和盱眙马坝)、低碳试点城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新能源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和省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成为全国样板,国家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任务完成。涟水、洪泽、金湖和盱眙马坝“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稳步推进,高沟列入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成功举办中国淮安特色小镇与产业转型升级专题研讨会,盱眙龙虾小镇、淮安高新区智芯小镇、淮安区智教乐享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7个市级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完成评审。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

  以权力“减法”换取活力“加法”。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6、2017年版和2018-2020年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发展36条新政,推广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发行企业债券64亿元,位居苏北五市前列。

  以补足“短板”增强群众“获得感”。推进落实28项补短板任务,制定实施富民增收18条政策措施,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得到增强。淮安高新区获批国家级,淮安综保区、清河开发区新增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苏淮高新区列入省首批“十三五”先进制造业基地,淮阴工学院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重生态优环境 绿色发展不断提速

  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在全省率先编制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加快构建“一区两片四轴”总体空间布局和“两主四副多线”生态安全防护格局。制定优化全市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意见,配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结合实施“多规合一”试点和打造“生态文旅水城”特色,出台实施古淮河保护规划,组织编制生态文旅水城、洪泽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指导盱眙、金湖分别围绕“山水绿城”“荷韵水城”编制规划和实施意见。

  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在全国各设区市中率先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低碳试点园区建设,在苏北率先提出碳峰值年限。出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荣获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国家温室气体报告直报系统唯一试用城市,23家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企业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上报核查,3家企业、6项产品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碳足迹”证书,全市首个清洁能源发动机项目获省核准建设。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金湖、洪泽经济开发区分别跻身国家和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淮安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特色产业园获批准为首批省级“城市矿产”示范试点基地。

  深入推进专项整治。深入实施“263”行动和“地条钢”整治,“铁腕”减煤、达到省定序时。加强节能评估审查,严控“两高一资”产业。建立能源消耗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体系,推进光伏、风电项目建设和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淮安市区热电联产规划获省发改委批复实施,获批地面光伏建设规模460MW。

  (来源:新华日报;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