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心衰创新药进入江苏省新版医保目录!将大幅减轻患者负担

2018年07月29日 11:16:50 |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到了这一阶段的患者5年死亡率高达50%,甚至超过了多种癌症的死亡率!因无法找到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心衰一直是心血管领域尚未攻克的堡垒,因此对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经济负担,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反复住院是常态。近期,治疗心衰的一种重要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进入江苏医保,我省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购药,此举将惠及更多心衰患者。  

图片

  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低,超过很多恶性肿瘤

  心衰是因心室充盈或射血的任何结构或功能受损导致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韩冰告诉记者,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常见的有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疾病、房颤、心肌病等等。

  “医学领域对于心衰的关注度高,是因为心衰的发病率高,预后不好,死亡率之高已经超过了很多恶性肿瘤。”韩冰主任说,约50%的心衰患者在诊断之后的5年内死亡。

  心衰不仅危害大,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韩冰主任说,呼吸困难、乏力和浮肿等是心衰的主要症状。心衰患者饱受失眠、运动能力下降等困扰,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生活质量非常差。

   未来二十年,心衰病人还会不断增加

  中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概有超过千万的心衰患者,是世界上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09年较大规模的地区性慢性心衰患病率调查显示,中国慢性心衰患病率达到1.61%。

  然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脑血管疾病预防、诊断和管理进步明显,发达国家死亡降低2/3,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心律失常的病死率都显著降低。但只有心衰是个例外,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认为,出于三个原因,心衰至少在未来20年内会一直增加。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韩冰主任告诉记者,首先,引起心衰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都呈增加趋势;其次,虽然这些基础疾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和控制,其引发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抢救成功率显著增加及致死率显著下降,但最终可能都会发展到心衰;第三,心脏功能和年龄相关性很强,中国人均寿命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心衰发病率随之增加。

  规范治疗心衰,关键点和难点在哪里?

  和心衰患者多、危害大及治疗费用负担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心衰。约三分之一的人将心衰症状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现象。

  “首先在诊断上,有些病因没有明确及时诊断,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另外基层医院对此认识不足,没有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明明有一些有效的药物,没有给病人使用。”韩冰主任说,有些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当然这其中还有受到经济制约的因素。

  韩冰主任说:“过去,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手段,但是能够接受换心的病人非常少。现在,医生使用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病人遵医嘱进行自我管理,寿命已经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延长。很多病人病情稳定,甚至有少数病人扩张的心肌还能缩小。”

   “救命药”进医保,将大大减轻患者负担

  心衰也是引发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且容易反复住院、住院时间长,治疗的费用远远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中山大学医药经济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研究机构曾经共同完成了一项针对心衰患者疾病负担的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心衰引发的年住院每次的平均费用达到3.9万元,是我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两倍——而心衰引发的住院平均到每个病人身上是每年1.7次。

  作为基层医院,连云港长寿医院王立萍医生对此感触颇深。她印象最深的,是正当壮年的“老病人”——小何(化名)。小何今年只有35岁,务农为业,曾经是家中的顶梁柱。 2017年6月,小何在赣榆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因为病情发展迅速,12月进入市里的医院住院治疗。这不到一年,他反反复复住了5、6次医院,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小何已经出现了放弃的念头。

  江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新版《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8年版)》(以下简称《药品目录》)已于7月1日起正式执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被纳入新版《药品目录》中,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对他来说,这就是‘救命药’!”王立萍医生说,“救命药”没有进医保之前,小何每年用药费用达到1万2千元,今后每年可以省六千块药费。“另外,规范用药,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大大节省了治疗的费用。”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