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管道工,下井前他们要穿着专用的防护服、背着“专业装备”,进入地下雨污水井进行作业,只为了让市民在炎炎夏日中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清污人员正在作业
下井20分钟,已经分不清他脸上是污水还是汗水
井下作业危险性很高,一套下井雨裤、气体检测仪、呼吸器,就是管道工下井作业的标准装备。记者采访的那天,已经做了4年管道工的程守月在同伴的帮助下,熟练地穿起这套装备。早晨,他们接到指令,位于横塘河东路的这一处污水井排水不畅,需要人工下井排查问题并清理。
下井查看排污情况
准备就绪后,程守月从井口慢慢进入,胸口以下几乎都泡在水中,初步探查后,他撸起衣袖开始徒手清理井里的垃圾。在此过程中,几名同伴时刻守在井口,观察井里工人作业的情况,一旦发生异常,他们必须立刻用安全绳实施救援。
“老程,你把两边的主井口,用手摸一摸,对、对,看看井口高于水面多少。”在井口,市排水管理处管网管理所班长陈进向程守月喊道。
“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机械设备下井疏通,但也不是什么情况机械都能解决的。”陈进说,尽管目前管道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一些较为狭窄的空间或是难以诊断的节点,还是需要他们人工操作。“机械毕竟是机械,这井下的情况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下井实地查看,根据我们的经验判断和处理。”陈进说,像这样的下井作业,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 你看今天这口井里,管道里面有很多垃圾,漂浮在这里面阻碍水流,就非得要我们人下去,用人工的方式捞上来就好了。”陈进回忆,有一次他们还遇到有一大块混凝土掉落,堵塞了管道,也是他们工人下井处理的。
20分钟后,程守月完成管道疏通回到地面,防护服早已湿透,也分不清是他的汗水还是井里的雨水。
背着30斤重的压缩空气瓶进管道,危险性更高了
在工友的帮助下,程守月费劲地摘下头盔,脱去厚重的装备。“这个装备穿在身上的感觉,就是很重,又很闷,因为它不透气。”虽然已经脱去了防护服,但他身上的味道依然有些刺鼻,“下井戴着呼吸面罩闻不到,上来自己就感觉到了,刚开始自己都受不了,现在习惯了。”他说,井下特别脏,特别是这样的夏天,蟑螂老鼠什么的到处都是。
下井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今天下的是雨水井,还好一些,如果是污水井会更危险。”程守月说,井下的有毒气体非常多,就算是带着呼吸面罩,有时也无济于事,外地就曾经发生过中毒的事件。
“如果是要进入管道,那工作强度和危险性就更高了。”程守月说,现在下井清淤由于就在井口下方,距离不远,所以是用软管连接地面的压缩空气瓶,但如果要进入管道,他们就不得不把30斤的压缩空气瓶背在身上下井工作了。“你还要管理好你的呼吸频率,因为一个压缩空气瓶的容量有限,在管道里氧气耗尽来不及回地面是非常危险的。”
“都是本职工作,也习惯了,能让常州市民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和回报。”陈进和程守月都不约而同这样表示。
入夏以来,严阵以待 全面备战防汛
对交通繁忙路段的排水隐患,市排水管理处采取夜间养护疏通的方式,缓解交通压力。在极端天气情况发生时,他们通过加强上路巡查的频次,尽量避免出现道路长时间积水等情况,保证市民安全出行。入夏以来,市排水管理处共疏通2802座雨水井、5096座污水井、9970座收水口,挖淤污泥量达594.35平方米。同步完成汛前雨天积水点整治42个、399个雨水排放口普查、20条主城区雨水管功能性检查、25座泵站雨水系统养护检查、16座雨水立交泵站集水井、6座隧道集水井、9座污水和水环境泵站集水井清淤工作。
(来源:常州晚报;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