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博物院“书房”探秘:溥仪盗出宫的《韭花帖》、墓葬出土的山形笔架

2018年08月02日 12:03:27 | 来源:江南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无锡博物院开放十周年之际,“锡博十大宝藏”评选在即。在院方精选的15件候选藏品中,书画、文房类文物就有5件,即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卷、元代倪瓒苔痕树影图轴、明代文徵明蕉石鸣琴图轴、明代朱元璋手谕卷、元代山形石笔架。今天,为您解开天下十大行书之一的《韭花帖》和山形笔架的“身世”之谜。

  从未“露过面”的书法瑰宝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也称“杨太师”。他曾佯疯自晦,所以“杨疯子”便成了他的雅号。他能吟诗,多杂诙谐,尤善书札。杨凝式在书法史上被认为是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早年师法欧阳询、颜真卿等,再上溯二王。他的书法不仅丰富了唐楷的新境界,还开启了宋代尚意书法的先河。无锡博物院藏杨凝式《韭花帖》为麻纸本,纵26厘米,横28厘米,国家一级文物。本帖为行书,共7行63字。帖子的内容为一封信札,叙述了杨凝式午睡被饿醒,恰逢友人赠送韭花,鲜香可口,肥嫩的羊羔肉配上它,简直是人间美味,遂执笔书函以示谢意。

  该帖引首为乾隆帝八字行楷:“杨少师韭花帖妙迹”,书法中间上方钤“乾隆御笔”朱文方印,为清宫旧藏。帖子后面有诸家题跋,且有多方鉴藏印章,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韭花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疏朗,清秀洒脱,给人自然天成的感觉,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笔意。杨凝式厌世恶俗,又不喜作尺牍,因此,他的墨迹流传甚少,其名帖《韭花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尤重,有天下第五行书之誉,是件上承晋唐下启宋元的经典之作,黄庭坚、董其昌都曾为此帖留下过赞美之词。

  无锡博物院副院长盛诗澜介绍,目前所知的《韭花帖》有三个版本:一为清内府藏本,即现藏于无锡博物院的本帖;一为裴伯谦藏本,即今在台湾的兰千山馆本;一为罗振玉藏本,今不知所踪。那么无锡博物院所藏的该卷从何而来?据了解,此卷为上世纪20年代由溥仪偷盗出宫。当年,清朝灭亡,溥仪退位后去到了东北,临走时,他从紫禁城带走了大批珍贵文物,杨凝式的《韭花帖》就在其中。这件文物被在东北做生意的无锡人薛满生购得收藏,后又带回了无锡,1982年入藏无锡市博物馆(今无锡博物院)。“这件文物从未展出过,9月底,博物院开放十周年特展上将正式亮相。”盛诗澜说。

  出土于无锡的山形石笔架

  笔架亦称笔格、笔搁,质地有玉、瓷、木、石等,即架笔之物,很多人都见过或用过,供人们在创作间隙构思或稍作休息时用于搁置毛笔,以免毛笔受磨损或污染他物。我国五代时期就有了镂空的石笔架,此后笔架迅速发展成为文人士大夫案头必备之物。笔架因样式不同,又分为笔山、笔床、笔枕和笔悬。无锡博物院藏元山形石笔架,整体造型为多峰山,也可称为笔山。它最宽处21厘米,厚3.6厘米,高8厘米,重450克,为国家二级文物。几年前在博物院举办的文房展上,这件山形石笔架就很引人注目,因为它的外形实在奇特,乍一看根本不像笔架。

  它通体素黑,为楚石质地,看似朴拙,却不失自然巧妙。笔架整体为远山造型,群山中间高两边渐低,高低错落,不下数十座山头。从正面看,层峦叠嶂的远山中,树木茂盛,亭台楼阁半掩半露,群山下是涌动的流水,一艘船正从山中驶出。笔架的背面十分细致地刻画了两层的楼阁和繁茂的树木,亭台栏杆的纹饰和树木的纹理都清晰可见。流畅的线条、巧妙的布局将前后分层,产生了空间上的纵深,构建出群山交错、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笔架正反面纹饰造型完美地合为一体,相互呼应,俨然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笔架的边缘圆润且泛有光泽,透出主人长期摩挲使用之痕。它的主人究竟是谁?这件文物又是从何而来?盛诗澜透露,这件笔架是1978年由当时的广益公社上交的。当年,公社社员在劳动时发现了一处墓葬,但由于当时不是科学发掘,没有发现山形石笔架的纪年,但同墓出土的一个砚台有元代特征,所以出于保守考虑,专家将其定为元代,但从笔架的纹饰上看,实际可能介于宋末元初之间。至于它的主人是谁则不得而知了。这件笔架不仅有搁笔的实用功能还兼具审美功用。据介绍,这与宋代的文人审美情趣渗透到工艺美术品制作分不开,到了元代,笔架也崇尚宋朝的山峰型。此外,从宋代开始,书画空前发展也提升了笔架的审美品位。
  (来源:江南晚报;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