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串起一二三产业水蜜桃成就“甜蜜事业” 镇江农业越干越有奔头

2018年08月05日 07:53:25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全国第二届昆虫产业化大会暨镇江农业绿色发展大会近日在镇江召开,镇江市政府与中国农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将为镇江农业高质量发展做“智囊团”。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丹徒区世业洲先锋村调研时强调“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表示,镇江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推动现代农业“高端、高新、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网络图片

  一串葡萄融合了一二三产业

  戴瑶是句容市茅山镇的“葡二代”,她的父亲戴介文在1995年“试种了两亩葡萄”,当时亩均收益3000元。如今,她家葡萄园有30亩,年产达到90多万元,平均效益达到3万元/亩。“葡萄价值不止是一串葡萄本身。”2017年三赴日本学习葡萄种植技术的她,回来便与江南大学合作研发葡萄汁。今年她去日本学习时,发现日本的白葡萄酒产品附加值比较高,而且产品越久越醇香,而在茅山镇还没有这样的产品。回来后,她就着手研发白葡萄酒,“今年准备投放500瓶葡萄汁、300瓶白葡萄酒到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请联社代为销售。”葡萄衍生产品,为她家带来了30万元收入。

  除了葡萄酒,茅山镇葡萄衍生品阵营不断扩大:葡萄籽油、葡萄萃、葡萄曲奇等纷纷推出。一串小小的葡萄,串起当地的一二三产业,这正是茅山镇政府近年深耕方向。今年全镇葡萄种植面积已突破2万亩,亩均收益最高达到10万元,整体收入2亿多元。镇党委书记徐飞告诉记者,“融合发展是硬道理。茅山的葡萄能成‘金果果’,得益于因地制宜集约化立体化利用土地,让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最终做强了一产,做大了二产,做富了三产。”镇江市农委主任马国进介绍说,镇江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句容市2016年被确立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试点县,承担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设。丹徒区承担2017年中央财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科技创新保驾绿色农业

  7月14日,句容市白兔镇倪塘村果农张奎峰在自己的致富果业种植园里,为前来参观的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赵亚夫等人,讲解果园的绿色防控方法。张奎峰率先使用的绿色防控方法,解决了果品生产中的农药残留这一顽症,今年葡萄等水果价格比往年高了不少。句容市白兔镇党委书记陈斌告诉记者,白兔镇已有64家果农使用绿色防控方法,面积超过1100亩。镇江市草莓协会会长唐山远介绍,与化学农药不同,绿色防控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没有残留和毒性,是目前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除了绿色防控方法,零排放的发酵床养猪技术、稻鸭共作、稻渔综合种养、池塘生态养殖……镇江在农业领域培育、总结、凝练出40 余种绿色生态技术模式在全市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达84.6%,2017年,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削减5.1%,农药实现“零增长”。

  建设高标准农田,也是镇江改善生态环境抓手之一。镇江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17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0%。


网络图片

  水蜜桃成就村民“甜蜜事业”

  正值水蜜桃上市之时,杏虎村韩金荣的桃园又丰收了:18亩水蜜桃年总产量近3万斤。这些年,桃子为他带来了年均12万元以上的收入,“靠着种水蜜桃,我家实现了脱贫致富。”和韩金荣一样,水蜜桃成了不少杏虎村村民的“甜蜜事业”。位于丹阳市司徒镇西北部的杏虎村,目前主要产业是水蜜桃,共有1500亩桃园。

  为让水蜜桃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杏虎村村民组建了杏虎村高甸果品合作社,水蜜桃实现统一品种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五统一”,注册的“杏虎村”牌商标分别获得2009年、2012年“镇江知名商标”称号及2010年镇江市农委评比通过的“知名农产品”等荣誉。和“杏虎村”水蜜桃一样,“敖毅尚香”黄桃、“万山红遍”“丁庄”葡萄等应时鲜果品牌,是镇江鲜果精品著名代表。

  镇江市长张叶飞表示,随着结构调整加快,优质、绿色的农产品不断“涌出”,品牌打造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目前,除拥有葡萄、水蜜桃、草莓及中华调味品第一品牌“恒顺香醋”外,镇江还形成了以金山翠芽、茅山长青、吟春碧芽、长山剑毫为代表的“四大”茶叶品牌,以江蟹、青虾、河豚等为代表的“长江江鲜”品牌。 “金山翠芽” “长江江鲜”“老方葡萄”更是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镇江江蟹、扬中河豚、扬中秧草、刀鱼等产品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绿色为方向的农业结构调整红利不断释放,今年上半年镇江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

  (来源:新华日报;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