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这是极为普通的一天,但对于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二病区患者汤琴来说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她宛若新生,这是她在该院接受了同胞妹妹全相合异基因移植成功后出仓的日子。这对她来说,意味着生命即将迈向一个新的里程;而对于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人来说,意味着专科工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至此,南通乃至苏中地区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半年前,汤琴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家人陷入了悲伤。想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想着日日夜夜陪伴着自己的丈夫,汤琴坚持进行了多次化疗。在这期间,因为用药机体免疫力下降,肺部重症感染,反复发热,但她都坚持了下来。
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最佳治疗方法就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幸运的是,汤琴与其同胞妹妹配型成功。经过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主任刘红,主任医师徐瑞容、黄红铭和副主任医师王信峰及护士长秦毅带领移植组全体小组反复多次讨论,最终决定在该院对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二病区医疗组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备案,很快得到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全院各部门的全力配合,火速就位。
2018年5月20日,汤琴入住通大附院百级层流病房,6月1日开始预处理(改良Bu/Cy方案化疗),同时,汤琴妹妹同步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6月11日,汤琴顺利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当富含生命种子的造血干细胞缓缓流入她体内时,生命的希望再次被点燃,一个生命获得重生。
然而,因大剂量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移植早期患者会出现GVHD、出血性膀胱炎、肝静脉阻塞病等等症状。但在血液层流病房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汤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冲出了感染、出血、早期排斥等难关,血象逐渐上升,移植后12天,血小板、白细胞植活。
8月2日,记者在通大附院血液内科普通病房看到了神采奕奕的汤琴,尽管戴着口罩,但整个人精神状态良好。“感谢南通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是我们全家人一辈子的恩人!”这名36岁的安徽籍女子激动地说。
据了解,这是通大附院自层流病房建成后,在常规开展了41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上,完成的首例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此例患者的顺利出仓,实现了几代血液人的梦想。同时,这也标志着通大附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完善并与国内先进单位接轨。“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积极与国内著名造血干细胞移植单位密切合作,迅速提高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水平,将我院的血液病诊治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台阶!”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主任刘红教授如是说。
今年7月,通大附院已获得从中华骨髓库取得异地造血干细胞的资质,这是苏中地区唯一的一家。近期该院将实施我市首例异体非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
(来源:南通网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