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看江苏】垃圾场变身生态公园 “大江奔流”主题采访团在这里触摸古城绿色发展脉搏

2018年08月10日 21:20:5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8月10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大型主题采访团沿江而下来到扬州,探访、触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态经济和发展脉搏。

  在扬力集团的展示厅,集团副总裁张军介绍:“公司打造的大型液晶电视机背板、电冰箱门壳等冲压生产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知名家电制造业巨头。”

  作为国内规模超前的数控压力机、激光切割机、热模锻压力机和金属板材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大型制造企业,在过去五年时间,扬力集团专利授权量达248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独立自主开发为扬力集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这一点给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王仁贵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是专注做事,第二是人才的培养。工艺的突破更多的是靠人的积累,现在能做出这么高端的产品,让我们看到这是一个让人尊敬的企业。”

  大家登上扬州新地标万福大桥,由七条河流分割而成的八个岛屿组成的七河八岛生态区尽收眼底。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纪工委书记吴俊告诉团员们,这里曾经是淮水的行洪通道,随着周边水利配套的完善,自然形成了七河八岛的奇特生态。而这一带也曾经是扬州三个县区交界处的“几不管”地带,废旧回收市场,汽车拆借市场,上百条垃圾船在这里聚集了四十年。

  2013年,扬州市成立了生态科技新城,将这一带的落后、污染产能全部迁出,其中包括39家砂石厂。在全面恢复七河八岛的优良生态的基础上,廖家沟中央公园、赛艇基地、马可波罗花世界……一个个生态产业为这片32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区带来了人文经济的活力。2016年,以七河八岛为经验依托扬州提出的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发展动议被列入国家战略。新华日报经济新闻部记者付奇说,沿着长江一路走来,扬州的生态环境令他眼前一亮,“过去是垃圾场,现在变成了公园,体现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让我深刻感受到绿色已经成为扬州的生态底色。”

  在扬州“双东”历史街区,这里至今保存着50多处园林寺庙、盐商大宅等重要的历史遗存以及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和街巷体系。连日来,经济日报记者温济聪走进长江经济带沿岸的多个古镇,却在这里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很多名街的古城破坏比较严重,但是扬州做得非常好,我觉得这也对文化的一种传播。”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童森 编辑/秦玉婷 )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