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下游的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沪通大桥这三座超级工程,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先世界的建桥实力写下生动的注脚,更为新时代南通的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月初,南通发布摄制团队奔赴武汉,走进主持设计建造沪通大桥的中铁大桥院,对话南通籍大桥院院长张敏。
欢迎收看南通发布新闻客户端原创微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第四集——《超级工程》。
人物名片
张敏,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8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专业。现任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
张敏大师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杭州湾大桥、港珠澳大桥、平潭海峡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沪通长江大桥等重大项目的设计和技术决策工作,提出了很多桥梁勘测设计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了多项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有重要发明并有显著应用成效,为我国桥梁工程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测设计金质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及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2项。
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中铁大桥院的“掌门人”,张敏大师始终秉承“国内一流 国际知名”的企业目标,传承大桥院60余年的创新传统和老一辈桥梁专家的创新精神,带领团队走上了自主创新发展的快速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大批桥梁原创创新成果,在桥梁深水勘探技术、桥梁深水基础建造技术、高速铁路及公铁两用大桥成套建造技术、多塔缆索承重桥梁成套建造技术、桥梁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中国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的迈进。
【旁白】
中铁大桥院的工程师们,要在长江入海口打造一座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他们要面对超宽的江面,密集的航船,肆虐的台风,复杂的水文……这座世界桥梁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级工程,叫做沪通长江大桥!
【张敏】
目前国外公铁两用桥最大跨度是490米,荷载没有我们的一半大,只有两线铁路、四线公路。我们(沪通大桥)是四线铁路、六车道公路,而且我们铁路的荷载比别人重得多。所以应该说,这个项目是个世界(级)的超级项目。
【旁白】
中铁大桥院,业界誉为“大桥中科院”。1957年,他们设计建造出中国第一座跨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改革开放以后,万里长江上约七成的大桥出自其手。现在,他们要把沪通大桥打造成一面自主创新的新旗帜。
【张敏】
要做这个项目必须要有很多的创新来作支撑。一般国外的做法是钢桁上面放桥面板,不共同受力,而我们是钢桁与钢箱进行结合,应该说别人都没有做过。另外针对这个桥,我们研究了新的钢种Q500,这些钢种在桥梁用钢这一块我们是领先的。新工艺呢,第一个就是用了大的沉井基础,这样可以把占用长江的尺寸大大减小。另外我们在架梁的时候,原来往往是(杆件)单个拼;后来我们从单个拼变成桁片一片一片地拼;后来是一个桁段一个桁段地拼。这个桥我们又做了大胆的创新,用两个节段,直接起吊。
【旁白】
大江东去亿万载,也“封印”了南通千百年。十年前,苏通大桥横空出世;七年前,崇启大桥风云再起;今天,沪通大桥后来居上。三座超级工程,为改革开放后 “开挂”的中国建桥实力写下“给力”的注脚,更为南通的高质量发展打通“任督二脉”。
【张敏】
我相信沪通(大)桥建成后家乡的发展速度会更快!因为我们融入了中国高铁网,我们的江海运输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旁白】
新时代南通的交通宏愿不止于此。今天,宁启动车穿梭在江海平原;兴东机场开通了国际航班;五洲四洋驶来巨轮大船;高速路网将城乡互通互联;地下轨交让梦想开进现实……
2018年7月30日,中共南通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未来几年,南通将全力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昔日“难通”,一去不返;未来南通,值得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