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去江苏旅游,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南京和苏州,毕竟这两座城市是古都,有着不计其数的名胜古迹。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徐州藏着一个低调的5A景区,处处是美景却不收门票,它就是云龙湖风景区(云龙山)。
云龙山位于徐州市城南,其山九节山峰,高低起伏,其状恰如一条卧龙,而春夏云雾缭绕时,又如龙起舞,故名云龙山。
云龙山不高,海拔142米,长达3公里,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登顶。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云龙山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景观。
在上山的途中,可以看到路边有很多与云龙山有关的古诗词句,诗意盎然。
登上山顶,在观景台可以一览整个徐州城景,眺望云龙山脚下的云龙湖,湖光山色,风景秀丽。
山上文化古迹众多,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
解放后云龙山又修复和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历史景点。
一、名人遗迹
放鹤亭
说到徐州,就不得不提起苏轼。苏轼曾任徐州知府,因时常拜访隐世于山中的张山人而让云龙山一时名声大噪。
苏轼曾于山顶处放生仙鹤,并著有《放鹤亭记》一篇流传后世,因而在山顶可见放鹤亭一处,引鹤泉一处,用以纪念苏轼。
亭外回廊有碑刻数十,皆为历朝历代文人骚客访山游兴所留。
除了苏轼,登临云龙山的历代名人不计其数,比如刘邦、刘裕、乾隆、邵大业、毛泽东、蒋介石、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可染等。这些历史名人在云龙山上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张山人旧居
张山人名天骥,字圣涂,自号“云龙山人”。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因与其志趣相投,遂成为好友。苏轼常率宾客僚属赴张山人旧居饮酒、作诗吟赋。
旧居有堂屋三间,西屋三间及厨房两间,院内清幽雅致。
二、佛文化
云龙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从北魏到清代,逐步建起兴化寺、大士岩、唐宋摩崖石刻等著名历史古迹。
兴化寺
兴化寺原名石佛寺,初建于唐朝开元年间。
历经数朝代,古迹众多:大雄宝殿、济公殿、钟楼、藏经楼等,其中较出名的是北魏时期的大石佛,唐代的摩崖石刻。
石佛为释迦牟尼佛半身像,高约三丈二尺。这就是与云岗和龙门石窟同时代富有盛名。
大士岩
大士岩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徐州知州姜焯创建的,原为放鹤亭僧舍。
兴建僧舍挖地基时,发现一巨石长约八丈。姜焯授意工人雕为观音大士像,原石当中有白纹一道,横亘腰间,随示名玉带观音,统名为大士殿。
大士岩院内有清代种植的古柏两株,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云龙山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之日),为云龙山庙会正会之时。
云龙山庙会始于清康熙年间的云龙山大士岩观音会。当时徐州知州姜焯派人雕凿了观音像,信佛教者多来祭拜,久而久之形成观音会。
十九日这一天,进供者、烧香者、乞子者、还愿者以及凑热闹赶会者、放风筝者众多。
云龙山庙会热闹非凡,不仅有歌舞曲艺,民俗表演,还有各色风味小吃,传统手工艺品等。
三、饮食文化
从6000年前中华养生鼻祖彭祖开始,徐州就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发源地。
道家养生菜系,金瓶梅菜系都出自于徐州,至今有很多徐州名小吃在寻常人家,只不过徐州人低调不重视宣传,不为世人所知。
烙馍
烙馍是徐州民间特有的面点,用用未发酵的面烙成。是细早餐的首选食物之一,入口有嚼头,既压饿,以有健齿作用。面十分柔韧、又筋软。
徐州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
蜜三刀
蜜三刀这道小吃被清朝乾隆皇帝品尝后钦点为宫廷御点。是当地特色传统风味小吃之一,也是特产的八大样之首。
名字来源于每块上面的三道刀痕。调制出的浆料甜而不腻,味道香甜绵软,再加上芝麻的香味在当地极为出名。在徐州十大特色小吃排行榜中排行第五。
地锅鸡
地锅鸡是徐州一道有名的风味小吃。味道鲜美,口齿留香。
最初是渔民们外出必备的食物,当时环境简陋采取泥锅下面生火上面煮菜的方式,锅边贴满面饼,之后经出事改良在猜中加入鸡肉因此得名。
啥汤
啥汤这道小吃的名字得源于乾隆皇帝南巡经过徐州时品尝过此汤後,啧啧称赞,问卖汤者:“这是啥汤?”
卖汤者机智的回答:“皇上说得对,这就是啥汤”这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被皇帝封为“天下第一羹”。
以鸡汤做底料,加入麦仁、面筋海带丝等。营养丰富,口味独特。
云龙山可以说是徐州人文历史的一个缩影,游云龙山不能只登山,不赏文赏景,了解云龙山历史会让你游性倍增。
交通线路
到达北门:
公交乘坐2路,11路,11路附线,64路,608路至师大北门下往回走300米左右即可到达北门。
到达西门:
公交乘坐38路,47路,63路,游3路到云龙山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