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一叫秋天已到 南京蛐蛐交易市场逐渐热闹起来

2018年08月16日 10:30:07 | 来源:金陵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蛐蛐一叫,秋天已到。立秋过了,南京蛐蛐交易市场逐渐热闹起来,南京人张老伯和往年一样,8月中旬就来到夫子庙花鸟虫鱼市场逛逛,准备下手挑点好的蛐蛐。

  张老伯是60年老虫迷,对蛐蛐要求很高。

  今年蛐蛐怎么卖?

  普通的二三十元,贵的几百上千元

  秋风起,又到了一年蟋蟀秋鸣的季节。8月15日,紫金山新闻记者来到夫子庙花鸟虫鱼市场探市,发现市场内有4处蛐蛐交易地,包含3家门店,1处地摊。3家门店中,有两家出售鸣虫,兼卖蛐蛐,只有1家是专门卖蛐蛐的。

  在一家商店里,紫金山新闻记者观察到,蛐蛐品格不同,价格也是高低不等。装在小罐子里的蛐蛐,售价在20-30元之间,而装在高级罐子里的蛐蛐,至少得几百上千元。“批发价不同,我们就卖得不一样。进货的时候,蛐蛐已经按照品格分类好了。”殷阿姨从事鸣虫行业十几年了,对南京蛐蛐市场比较了解。“现在还不到蛐蛐大热的时候,来挑蛐蛐的都是熟客。等再过半个月,上海、芜湖、无锡等外地的都会来挑蛐蛐。周边有的城市没有专门的蛐蛐交易市场,就都到南京来了。”

  南京蛐蛐市场行情如何?

  夫子庙花鸟虫鱼市场一年能卖出约5万只

  蛐蛐又名“蟋蟀”。俗语“白露三朝出将军”,说的是到了白露节气,蟋蟀出“将军”的时节便到了。

  “真正玩蛐蛐的都是现在买回家,养一段时间,再拿来斗。”殷阿姨说,每年8月初到9月中旬,是做蟋蟀生意的好时候,等过了9月中旬,蛐蛐就卖得差不多了,玩家们也到了“收成”的时候,开始检验蟋蟀的战斗力了。据殷阿姨粗略估计,去年南京夫子庙花鸟虫鱼市场大约卖出4万-5万只蛐蛐,“专门卖蛐蛐的店,一年能卖出1万-2万只,我们店只是兼卖,不到一万只。”除了殷阿姨店内上百元一只的蟋蟀外,还有一些“可遇而不可得”的好蟋蟀出现在拍卖市场上。

  殷阿姨介绍,今年南京蛐蛐市场上已经成交的、目前价格最高的,是在朝天宫附近拍卖的6000元一只的蟋蟀。“不过,平日里卖得最多的也就是几十块钱的蟋蟀。就是普通居民都会掏钱买回家,自己逗着找乐玩的那种。”

  “外来的蛐蛐会打架”?

  现在南京市场上的蛐蛐多购自山东

  家住碑亭巷的张老伯今年65岁,但已经是一个有60年经验的老虫迷了。“你要问我玩了多久的蟋蟀,我会说,玩了一辈子了!”昨天是张老伯今年第一次到夫子庙花鸟虫鱼市场挑蛐蛐,但没挑到满意的。

  “过去南京人玩蛐蛐都是自己捉,现在都是从外地买进来的,山东的有,河南的也有。”张老伯回忆起小时候,自己经常在家附近扒草捉蟋蟀,但后来南京本地蟋蟀渐渐稀少,即使捉到也不“凶”了。“大概在1997年的时候,南京市场上基本没有本地蟋蟀了,都是从外地买进来的。”蛐蛐店员工殷阿姨说,今年从7月30日起,自家老板每周都要去山东批发蟋蟀,“老板一趟能带回300-500只蛐蛐,山东蛐蛐个大,也凶。目前,南京市场上的蛐蛐多是宁阳和宁津的。”

  怎样的蛐蛐才算好?

  老南京人、60年老年虫迷来支招

  “这只怎么样,看起来蛮壮的?”现场有年轻人请教起张老伯,张老伯也不吝啬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刚玩蟋蟀的年轻人,记住五个秘诀就行了,我自己总结的:头大、脖宽、牙大、腿长、腿白。”

  另外,白露节气后不再买蟋蟀,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白露后买蛐蛐的,都是门外汉了。”张老伯介绍,白露之后,秋虫就不在地面上活动了,往地下钻。蟋蟀的牙齿是它们挖洞的工具,等洞挖得差不多了,牙齿也差不多报废了。“所以啊,过了9月中旬,就不要再买蟋蟀了。”作为一个老虫迷,张老伯对蛐蛐这虫子有了感情。“选蟋蟀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看蟋蟀就像看人,说不准的。每只蟋蟀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秋日养蛐蛐、斗蛐蛐是老南京人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金陵岁时记》就记录了民国时南京斗蛐蛐的盛况:“吾乡秋日有斗蟋蟀者,谓之秋兴”。张老伯认为,玩蛐蛐是民间一项传统的休闲娱乐活动,但最近几年却被有些人用于变相赌博。“这样做,让这种‘乐事’变得庸俗了。”张老伯感慨道。

  (来源:金陵晚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