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经过仅仅十几年的发展,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复兴号”350公里的时速跑出了“中国速度”,中国高铁速度大幅度提升的背后,齿轮传动系统功不可没。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仅用十年时间,就攻克了这些关键零部件上的核心技术,使中国高铁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中车戚墅堰所这个常年保持着26度的组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组装的是公司最新研发的高铁齿轮箱。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齿轮传动事业部组装工段副工段长范帅介绍,他们目前组装的是250公里的标准动车组齿轮箱,是用于250公里标准动车组车辆上的一个驱动装置。
一个齿轮的生产需要经过3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零部件的组装甚至连力度、方向、时间都是标准化的。也正是这样近乎严苛的标准,中车戚墅堰所研发制造出的齿轮传动系统在“复兴号”上跑出了“中国速度”,目前已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份额,将替代中国高铁血统里最后一股“洋流”。
车辆工艺研究所传动技术研发部部长阙红波说:“像我们这种关键零部件,是要240万公里免维护的,240万公里是什么概念呢,大概一个车要跑四五年,现在复兴号最多的跑了120万公里了,跑下来以后没发现什么问题,还是很好,可能比国外产品的稳定性还要更好一点。”
在看得见的零部件上,中车戚墅堰所实现了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在看不见的技术创新战场上,中车戚墅堰所依托多专业技术集成开发的综合优势,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截止到目前已拥有专利834项,其中发明专利387项,实现了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从过去到现在,从机械电器化到数字智能化,从转型变革到探索实践,中车戚墅堰所实现了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的覆盖转换,也开启了工业“智造”新时代。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董事长王洪年表示,要进一步去做好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叫产品的智能化,第二个是叫制造的智能化。目前已经在尝试这方面,对国外的并购方面正在做一些项目的探索,这一块也是研究所做强做大必要的条件。
(来源:经济新壹周 编辑/马腾达)